百词典

《蓦山溪·梅梢破萼》

时间: 2025-04-28 02:12:06

诗句

梅梢破萼,已见春心了。

别有淡容仪,又不与、嫣然同笑。

东风翦蜡,簇作闹蛾儿,冰未泮,水犹寒,散在千林表。

轻衫小帽,行尽荒山道。

一点麝脐香,恼著人、多多少少。

月斜门掩,消损怕黄昏,清影乱,翠帏深,且喜归来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12:06

原文展示

蓦山溪·梅梢破萼
作者: 佚名 〔宋代〕

梅梢破萼,已见春心了。
别有淡容仪,又不与嫣然同笑。
东风翦蜡,簇作闹蛾儿,
冰未泮,水犹寒,散在千林表。
轻衫小帽,行尽荒山道。
一点麝脐香,恼著人多多少少。
月斜门掩,消损怕黄昏,
清影乱,翠帏深,且喜归来早。

白话文翻译

梅花的花蕾已经破裂,春天的心情也随之涌现。
她的容颜清淡,与嫣然一笑的花儿不同。
东风轻拂,像剪刀一样修剪着蜡烛,
冰还没融化,水依然寒冷,散布在千林之外。
穿着轻盈的衣衫,戴着小帽,走完了荒凉山道。
一缕麝香,微微扰动着人心。
月光斜照,门轻轻关上,害怕黄昏的来临,
清影摇曳,翠帷深垂,庆幸自己早早归来。

注释

  1. 梅梢破萼:梅花的花蕾即将开放的状态,象征春天的到来。
  2. 淡容仪:清新淡雅的容颜。
  3. 嫣然:形容笑容甜美。
  4. 东风:春风,象征着温暖的春天。
  5. 翦蜡:形容春风轻拂的样子。
  6. 麝脐香:麝香的香气,象征着迷人的气味。
  7. 翠帏:绿色的帷帐,象征着温暖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此词的作者并不明确,属于宋代的佚名作品。宋代文学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春季,描绘了梅花的初绽以及春天的气息,表达了对春天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蓦山溪·梅梢破萼》是一首细腻而富有情感的词作,通过描绘梅花的绽放与春天的气息,展示了春天带来的生机与希望。词中开头以“梅梢破萼”引入,生动地描绘了梅花初开的景象,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这种自然景象不仅仅是对春季的描绘,更是对生命复苏的赞美。

接着,词中提到“别有淡容仪”,强调了梅花的清雅与独特,展现了与其它花卉的不同之处,表现了作者对梅花的偏爱和对美的细致观察。随后,东风的描写通过“翦蜡”这一形象传达出春风的温柔和生机,仿佛春天的气息在空气中轻柔地流动。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用“轻衫小帽”描绘了自己在荒山小道上行走的情景,体现了一种闲适和自在的生活方式。麝香的意象也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柔情,这种香气恰似春天的气息,让人陶醉。结尾处,词人对于黄昏的惧怕与对早归的喜悦,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珍惜。

整首词在意象上清新自然,富有春天的气息,感情细腻,展现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春天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梅梢破萼,已见春心了:梅花蕾的破裂显示春天的到来,心中涌现出春的情感。
  2. 别有淡容仪,又不与嫣然同笑:梅花的清雅容颜与其他花卉的艳丽不同,显得独特。
  3. 东风翦蜡,簇作闹蛾儿:春风轻拂,带来了春日的热闹气氛。
  4. 冰未泮,水犹寒,散在千林表:冰尚未融化,水依旧寒冷,展现春天的初始特征。
  5. 轻衫小帽,行尽荒山道:词人穿着轻便衣物,走在荒野小路上,展示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
  6. 一点麝脐香,恼著人多多少少:麝香的香气微微扰动人心,暗示春天的迷人魅力。
  7. 月斜门掩,消损怕黄昏:黄昏即将来临,词人感到时间的流逝。
  8. 清影乱,翠帏深,且喜归来早:在这样的环境中,词人感到惬意与安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东风翦蜡”比喻春风轻柔,形象生动。
  • 拟人:如“恼著人多多少少”,让气味具有人性,增加感情深度。
  • 对仗:如“冰未泮,水犹寒”,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复苏的赞美,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纯洁。
  • 东风:象征温暖与希望。
  • 清影:象征宁静与思考。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春天的氛围,展现了生命的复苏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梅梢破萼”指的是: A. 春天的到来
    B. 梅花的凋零
    C. 冬天的寒冷
    D. 秋天的落叶

  2. 诗中“轻衫小帽”描绘的是: A. 诗人的身份
    B. 诗人的服饰
    C. 诗人的心情
    D. 诗人的家庭

  3. “月斜门掩”表达了: A. 诗人对夜晚的恐惧
    B. 诗人对黄昏的感慨
    C. 诗人对明天的期待
    D. 诗人对阳光的喜爱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
  •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诗词对比

  • 《梅花》——王安石:同样描写梅花的坚韧与美丽,但侧重于梅花独特的品格。
  • 《春夜喜雨》——杜甫:描绘春雨的滋润与生命的蓬勃,展现春天的另一种生机。

这种对比展示了不同诗人对春天及梅花的不同理解与表现方式。

相关查询

青玉案·小篷又泛曾行路 鹧鸪天·收尽微风不见江 西江月·醉透香浓斗帐 千秋岁·中秋才过 千秋岁·休嗟磨折 千秋岁·万红暄昼 蓦山溪·神仙院宇 蓦山溪·金柔火老 临江仙·知有阆风花解语 临江仙·九十日春都过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视有若无 隐恶扬美 入幕宾 小书 口字旁的字 民意 猒伏 鼠字旁的字 振贫济乏 铢开头的成语 貝字旁的字 闳厚 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母字旁的字 包含尔的词语有哪些 父字头的字 骨软筋麻 泥下潜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