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22:5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2:52:25
蓦山溪
作者: 吴舜选〔宋代〕
园林何有,修竹摇苍翠。
春到小桃蹊,看绿满一池春水。
花开日暖,儿侄竞追随,
挑野蔌,纲溪鱼,有酒多且旨。
去来聚散,无必亦无意。
说地或谈天,更休问语言粗细。
谁强谁弱,谁是又谁非,
过去事,未来事,一枕腾腾睡。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园林景象。园中没有太多的装饰,只有摇曳的修竹,显得苍翠欲滴。春天来临时,小桃树的花道上,绿意盎然,春水盈盈满池。花儿在阳光下盛开,孩子们争相追逐,采摘野菜,钓鱼,酒杯满溢,酒香四溢。人生的聚散离合,没有必然之事,也无须过于在意。闲聊时光,无需在乎言辞的粗糙。谁是强者,谁是弱者,谁又是对谁非?无论过去还是未来,都是一场梦中的安眠。
作者介绍
吴舜选,宋代诗人,生活于南宋时期,因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求一片宁静和自在的空间,以抒发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蓦山溪》是一首典型的宋代词风作品,诗人在这首诗中以简练的语言描绘出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展现了一种洒脱和豁达的生活态度。开篇以“园林何有,修竹摇苍翠”引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修竹的苍翠给人以清新和活力的感觉。接着描写春天的到来,小桃树的花道上绿意盎然,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诗中的孩子们嬉戏玩耍,挑野蔌、钓溪鱼,展现了生活的乐趣。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转向了人生的哲思。对于聚散离合,诗人认为这都是无必然的事,表达了对生活无常的淡然态度。最后一联,诗人以“过去事,未来事,一枕腾腾睡”结束,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安宁,似乎在告诉读者,无论生活如何变化,都要保持内心的宁静。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豁达,以及对未来的从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宁静的生活态度,强调内心的平和与淡然。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园林何有”意指:
A. 园林没有什么特别的
B. 园林装饰繁多
C. 园林是人造的
“儿侄竞追随”描绘了什么场景?
A. 孩子们在玩耍
B. 孩子们在学习
C. 孩子们在争吵
诗中提到的“去来聚散”指的是:
A. 朋友的聚会
B. 人生的离合
C. 自然的变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