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2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29:22
作者: 陆游 〔宋代〕
赵魏胡尘千丈黄,
遗民膏血饱豺狼。
功名不遣斯人了,
无奈和戎白面郎!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的惨状,赵魏和胡人入侵,战火弥漫,民众流离失所,鲜血横流,犹如豺狼般的敌人肆虐。即便有志于功名和报国,然而眼前的局势却让这位侠客无能为力,只能无奈地面对这些和戎的年轻人。
作者介绍: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以豪放激昂的爱国主义作品著称,尤其在战乱时期,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注体现在他的诗歌中。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民族危机,国家屈辱,陆游借侠客的形象表达对国家沦陷的痛心和对无能为力的无奈,以及对战乱中普通百姓苦难的同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火纷飞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开头两句“赵魏胡尘千丈黄”营造出一种严峻的历史背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展现了战乱带来的浩劫。接下来的“遗民膏血饱豺狼”则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揭示了战争对无辜百姓的伤害,强烈的情感让人感同身受。
在“功名不遣斯人了”中,诗人表现出对那些追求功名的人的无奈,尽管心中有志向,但现实却使他们无法施展抱负。最后一句“无奈和戎白面郎”则是对年轻士兵的深刻反思,年轻人被迫卷入战争,面临生死考验,让人心生惋惜。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复的修辞手法,展现了陆游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忧虑,深刻揭示了战争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巨大创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无辜百姓苦痛的同情,抒发了士人对功名理想与现实困境的无奈。
诗词测试:
“赵魏胡尘”中“胡尘”指代什么?
诗中“遗民膏血”反映了什么主题?
“白面郎”指代什么样的人?
答案: 1-B, 2-B, 3-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