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净光山四首·茶山堂》

时间: 2025-05-05 09:40:13

诗句

山是朝廷赐,名从古昔傅。

为堂居此地,汲水记前贤。

雨露馀根在,荆榛细蔓缘。

困来求一盏,打坐亦安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40:13

原文展示:

净光山四首·茶山堂 徐玑 〔宋代〕 山是朝廷赐,名从古昔傅。 为堂居此地,汲水记前贤。 雨露馀根在,荆榛细蔓缘。 困来求一盏,打坐亦安禅。

白话文翻译:

这座山是朝廷所赐,其名自古流传。 为了在此地建堂,汲水时记念前贤。 雨露滋润着残根,荆棘细蔓缠绕。 困倦时求一杯茶,打坐中亦能安禅。

注释:

  • 朝廷赐:指山是由朝廷赐予的,显示其重要性和官方认可。
  • 古昔傅:自古以来就有的名声。
  • 汲水记前贤:汲水时怀念前贤,可能指在此地有历史上的贤人活动。
  • 雨露馀根:雨露滋润着残留的根,比喻自然界的滋养。
  • 荆榛细蔓:荆棘和细小的藤蔓,形容荒芜或未开垦的状态。
  • 打坐亦安禅:通过打坐达到禅定的状态,表示在此地修行可以心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玑(约1160-1217),字元直,号东篱,南宋诗人。他的诗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不事雕琢。此诗可能是在他访问净光山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和修行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徐玑访问净光山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和修行的向往。诗中提到的“茶山堂”可能是山中的一处建筑,用于修行或品茶。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净光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修行的深切向往。诗中“山是朝廷赐,名从古昔傅”一句,既显示了山的重要性和历史渊源,也暗示了诗人对传统的尊重。后文通过“汲水记前贤”和“打坐亦安禅”等句,表达了诗人对前贤的怀念和对禅修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人追求自然与心灵和谐的审美情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山是朝廷赐,名从古昔傅”,点明了山的官方背景和历史传承。
  • 次句“为堂居此地,汲水记前贤”,说明了在此地建堂的目的,并表达了对前贤的怀念。
  • 第三句“雨露馀根在,荆榛细蔓缘”,描绘了自然的景象,寓意生命的顽强和自然的循环。
  • 末句“困来求一盏,打坐亦安禅”,表达了在困倦时通过品茶和打坐来寻求心灵安宁的愿望。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仗,如“山是朝廷赐,名从古昔傅”中的“山是”与“名从”。
  • 运用了象征,如“雨露馀根”象征自然的滋养和生命的延续。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和修行的向往,以及对前贤的怀念。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修行生活,诗人表达了对和谐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象征稳定和历史传承。
  • 雨露:象征自然的滋养和生命的源泉。
  • 荆榛:象征荒芜和未开垦的状态。
  • 打坐:象征修行和内心的平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茶山堂”可能是用来做什么的? A. 品茶 B. 打坐 C. 居住 D. 纪念前贤

  2. 诗中的“雨露馀根”象征什么? A. 自然的破坏 B. 生命的顽强 C. 自然的滋养 D. 生命的枯萎

  3.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向往? A. 名利 B. 自然和修行 C. 战争 D. 财富

答案:

  1. D. 纪念前贤
  2. C. 自然的滋养
  3. B. 自然和修行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题西林壁》:同样表达了对自然和修行的向往。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中的宁静生活,与徐玑的诗有相似的意境。

诗词对比:

  • 徐玑的《净光山四首·茶山堂》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山中的宁静生活,但徐玑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前贤的怀念和对修行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徐玑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徐玑诗歌的背景。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张季海园梅 寓居 喜客泉次韵 题道士郑渭滨诗卷 山家 祁门道中 偶成 江上 怀颐山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欲的成语 随近逐便 入室操戈 匸字旁的字 力竭声嘶 迩月 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预沾 嘘嗟 百年之欢 页字旁的字 呿颐结舌 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寝食俱废 小字头的字 渝泸 黽字旁的字 倒八字的字 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