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9:38
原文展示:
净光山四首·宿觉庵 徐玑 〔宋代〕 欲间庵中事,无论后与先。 还因一宿觉,不用再参禅。 门远青山曲,檐依古木边。 谁当秋夜静,来看月孤圆。
白话文翻译:
想要了解庵中的事情,不论先后顺序。 因为一夜的觉悟,不再需要反复参禅。 庵门远离曲折的青山,屋檐依傍在古老的树木旁边。 在秋夜的宁静中,谁会来欣赏那孤独的圆月。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玑(约1017-1078),字子美,号东篱,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是他在游览净光山时所作,表达了对禅宗修行的一种超脱和领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玑在游览净光山时,夜宿觉庵后的感悟。诗中表达了他对禅宗修行的一种超脱和领悟,认为一夜的觉悟足以让人不再需要反复参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修行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禅宗修行的一种超脱和领悟。首两句“欲间庵中事,无论后与先。还因一宿觉,不用再参禅。”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禅宗修行的一种超脱和领悟,认为一夜的觉悟足以让人不再需要反复参禅。后两句“门远青山曲,檐依古木边。谁当秋夜静,来看月孤圆。”则通过描绘庵外的自然景色,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自然和修行的深刻理解,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禅宗修行的一种超脱和领悟,认为一夜的觉悟足以让人不再需要反复参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修行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一宿觉”指的是什么? A. 一夜的觉悟 B. 一夜的睡眠 C. 一夜的思考 答案:A
诗中“门远青山曲”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庵门远离曲折的青山 B. 庵门靠近曲折的青山 C. 庵门在曲折的青山中 答案:A
诗中“来看月孤圆”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圆满 C. 宁静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