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1:19: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19:40
禅宇多幽意,招寻此共过。
花芬袭委佩,露蔼带松萝。
树老虬龙影,村深牧竖歌。
三竿未下榻,不羡夜鸣珂。
这座禅寺充满了幽静的意境,邀请我在这里停留。
花香袭来,芬芳如佩饰般迷人,露珠轻洒在松萝之上。
树木苍老,树影如虬龙般盘旋,村庄深处传来牧童的歌声。
虽然三竿日影未曾落下,但我并不羡慕夜晚的鸣珂声。
本诗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用词和意象如“虬龙影”和“夜鸣珂”常见于古诗中,代表着自然的神秘与禅意的宁静。
作者介绍:葛昕,明代诗人,其诗风多受禅宗影响,常以自然景观为题材,表达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游历天宁寺时,诗人受到周围自然环境的启发,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禅寺环境,展现出诗人对自然和内心平和的向往。开篇即以“禅宇多幽意”点出主题,强调了禅宗所追求的宁静和深邃。接下来的描述通过香气、露水、树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幽静的氛围,体现了自然景观对人的心灵滋养。
诗中提到的“花芬袭委佩”,展现了花香的轻柔与细腻,仿佛在呼唤人们在此驻足,欣赏自然之美。“树老虬龙影”则通过生动的比喻,将树木的苍老与力量表现得淋漓尽致,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而“村深牧竖歌”的描写,更是为整个宁静的氛围增添了一丝生动的气息,牧童的歌声在静谧中悠扬,令人向往。
结尾句“三竿未下榻,不羡夜鸣珂”,将诗人的心境升华至一种超然的境界,尽管日未落,但他不羡慕夜的美好,显示了对当下宁静生活的珍惜与满足。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更深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在于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展现了一种超然脱俗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禅宇多幽意”意指什么?
A. 嘈杂的环境
B. 幽静的禅寺
C. 热闹的市集
“树老虬龙影”中的“虬龙”意象代表什么?
A. 年轻
B. 苍老与力量
C. 脆弱
诗人对夜鸣珂的态度是?
A. 羡慕
B. 不羡慕
C. 厌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