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木兰花减字》

时间: 2025-08-06 21:07:51

诗句

匀红点翠。

取次梳妆谁得似。

风柳腰枝。

尽日纤柔属阿谁。

娇娇小小。

却是寻春人较老。

著便休痴。

付与风流幕下儿古词云:十五年来,从事风流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6 21:07:51

原文展示:

木兰花减字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匀红点翠。取次梳妆谁得似。
风柳腰枝。尽日纤柔属阿谁。
娇娇小小。却是寻春人较老。
著便休痴。付与风流幕下儿古词云十五年来,从事风流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里妆扮的情景,她用红色和绿色的粉黛装点自己,然而,梳妆之后,谁又能与她相媲美呢?在风中摇曳的柳枝,整日纤细柔美的身姿,又是谁的呢?娇小玲珑的她,却是寻春的人中显得有些年长了。只要妆扮就好,何必再痴迷?将这些美丽的情感都交给那风流的人儿吧,古人曾说:十五年来,我一直沉浸在这风流的生活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匀红点翠:把红色和绿色均匀地涂抹,形容妆容精致。
  • 取次梳妆:随意地梳妆打扮。
  • 风柳腰枝:柳树在风中摇曳的姿态。
  • 纤柔:形容细致柔美。
  • 娇娇小小:形容女子娇小可爱。
  • 休痴:不要再痴迷。

典故解析:

  • “古词云”:指古代诗词中的名句,暗示诗人借用前人的智慧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字仲明,号白云,宋代诗人,擅长词,风格清新、细腻。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风气逐渐开放,诗词中常常融入对风流生活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人情世故的感悟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木兰花减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里装扮的情景,表现了她的美丽与柔弱,同时也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中运用了鲜明的色彩对比,匀红点翠的妆容让人感受到女子的精致与魅力,但随之而来的“谁得似”则暗示了这种美丽的难以复制与瞬息万变。

在“风柳腰枝”一句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轻盈的氛围,柳树的柔美与女子的姿态相互映衬,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妩媚。然而,随着“却是寻春人较老”的出现,诗人对时间的流逝产生了深深的感叹,女子的娇小与年长形成鲜明对比,勾勒出一种复杂的情感:对美好时光的眷恋与对岁月无情的无奈。

最后,诗人以“付与风流幕下儿”作为结尾,似乎在告诫世人,过往的风流与美丽终将归于尘土,唯有把这些情感寄托给那些风流的人儿。整首诗在婉约与感伤之间游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匀红点翠:开篇用色彩渲染气氛,表现女子的美丽。
  2. 取次梳妆谁得似:表现她的妆容独特,令人难以比拟。
  3. 风柳腰枝:将女子的柔美与柳树的姿态相结合,营造春日氛围。
  4. 尽日纤柔属阿谁:疑问句,反映出女子的美丽难以归属。
  5. 娇娇小小:强调女子的娇弱。
  6. 却是寻春人较老:引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形成对比。
  7. 著便休痴:劝诫他人不要沉迷于外表。
  8. 付与风流幕下儿:最后的归宿,情感的寄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美丽比喻为自然景象。
  • 对仗:如“娇娇小小”与“寻春人较老”形成对比,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女子的妆扮与春日的景象,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反映出人对青春与美丽的珍惜,同时也揭示了风流生活的短暂与无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热情、美丽。
  • :象征生机与青春。
  • :象征柔美与春天。
  • 娇小:代表女性的青春与可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匀红点翠”指的是什么?

    • A. 女子的妆容
    • B. 春天的花
    • C. 柳树的颜色
  2. “风柳腰枝”中的“风柳”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柳树在风中摇曳的形态
    • C. 一种乐器
  3. 诗人为何感叹“寻春人较老”?

    • A. 因为她的妆容太过华丽
    • B. 因为年龄的增长与美的流逝
    • C. 因为春天结束了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陈师道的《木兰花减字》更加直白地表达了对青春与美丽的感慨,而李清照的作品则更具细腻的情感与对生活的哲思。两者都反映了女性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心理与情感,但表达方式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以上是关于《木兰花减字》的详细解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

相关查询

送罗季能赴江陵幕 送了守衡州 送交代董矩堂赴召三首 送胡季辙制参赴堂召 送胡季辙制参赴堂召 送八窗叔归 术士余云谷求诗和永国韵 寿岳漕 寿应茶马 寿襄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自报家门 艸字旁的字 大逆不道 齲字旁的字 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鸣和 挤陷 日字旁的字 劣倦罢极 蠹居棊处 裘马轻狂 风风火火 整整齐齐 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母字旁的字 能够 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