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4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45:04
风韶雨秀。春已平分后。陡顿故人疏把酒。闲凭画阑搔首。争须携手踏青。人生几度清明。待得燕慵莺懒,杨花点点浮萍。
春天的风轻柔,雨水滋润,已是春分过后。忽然间,故人之间的联系疏远了,只能独自把酒。闲坐在画阁边,抚摸着栏杆,沉思着。何必一定要携手共游踏青呢?人生中有几次清明时节的机会呢?等到燕子懒散,黄莺无精打采时,杨花轻轻飘落,浮在水面上的浮萍。
“清明”不仅是一个节气,也是祭扫祖先的日子,寓意春天的生机与对故人的追思。诗中提到的“踏青”和“清明”都体现了古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感慨。
作者介绍:徐逸,宋代词人,生活在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时代,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词风著称。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春分时节,正值春暖花开之际,诗人感叹人生短暂,追忆故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际关系疏远的无奈和感伤。
《清平乐》通过描绘春分时节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生命短暂的感叹。诗的开篇以“风韶雨秀”引入,生动地勾勒出春天的美好气息,给人以清新之感。接着,诗人通过“陡顿故人疏把酒”的情景,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疏远和孤独,酒成为了抒发情感的媒介,增添了几分惆怅。
“闲凭画阑搔首”中的“画阑”不仅是描景,更是抒情的象征,诗人独坐其中,思绪万千。接下来的“争须携手踏青”则是对春游的反思,似乎在问,人生中有多少次这样的机会呢?这种对生命的感悟透过“人生几度清明”一句展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的“待得燕慵莺懒,杨花点点浮萍”让人感受到春天的逝去,生机的消散,燕子与莺鸟的懒散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杨花飘落和浮萍的意象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漂泊感。整首词情景交融,情感细腻,发人深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表现了对友情的怀念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传达了一种细腻的情感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风韶雨秀”主要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争须携手踏青”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看法?
“待得燕慵莺懒”中,燕子和莺鸟的懒散象征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