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昼眠治平寺》

时间: 2025-04-27 15:42:46

诗句

频年游览不暂寘,野艇往来无水程。

雨休最好是鸥浴,风静更清闻鹤声。

酒家新熟欠前账,僧榻借眠余宿酲。

崧高泰华未挂眼,鬓影萧飒难为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2:46

原文展示:

昼眠治平寺
作者: 徐逸 〔宋代〕

频年游览不暂寘,
野艇往来无水程。
雨休最好是鸥浴,
风静更清闻鹤声。
酒家新熟欠前账,
僧榻借眠余宿酲。
崧高泰华未挂眼,
鬓影萧飒难为情。


白话文翻译:

这几年反复游览,始终未曾停留,
野艇往来却无水路可行。
雨停时最适合看海鸥洗浴,
风静时更能清晰听到鹤鸣。
酒家新做的菜肴尚欠账单,
在僧人的榻上借宿一夜酒醉。
崧山高耸、泰华巍峨未曾入眼,
鬓角的影子萧条,实在难以自持。


注释:

  • 频年:多年,表示时间的长久。
  • 游览:游玩、观光,指在各地游玩。
  • 不暂寘:未曾停留,表示不停留的状态。
  • 野艇:指小船,常用于水面上的活动。
  • 鸥浴:海鸥在水中洗浴,是一种悠闲的状态。
  • 酒家:酒馆,供人饮酒和用餐的地方。
  • 欠前账:指尚未支付的账单。
  • 僧榻:僧侣的卧榻,借宿于僧人的寝处。
  • 崧高泰华:崧山和泰华山,都是山名,象征高大壮丽的自然景观。
  • 鬓影萧飒:形容鬓角的影子,意指头发凌乱,心情不佳的状态。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明确的典故,但崧高和泰华作为名山,代表了自然的高峻壮丽,反衬出诗人心境的渺小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逸,字子云,号澄怀,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他的诗作常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游览治平寺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游历的疲惫与生活的无奈,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沉思。


诗歌鉴赏:

《昼眠治平寺》是一首富于自然情趣与人生哲思的诗作。诗中,徐逸以游览治平寺为背景,透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诗的开头,诗人提到“频年游览不暂寘”,透出一种无奈的心情,似乎在漫游中失去了自己的归属感,反映出人生的迷茫。

接着,诗人描绘了雨后的宁静,强调“雨休最好是鸥浴,风静更清闻鹤声”,在自然的静谧中,诗人感受到了一种难得的安宁与惬意。此时的他似乎在逃避现实中的烦恼,寻求心灵的慰藉。

然而,后半部分却透露出一种生活的窘迫,“酒家新熟欠前账”,“僧榻借眠余宿酲”,显示了诗人现实生活的困境与无助。最后两句“崧高泰华未挂眼,鬓影萧飒难为情”,通过对名山的描绘与个人情绪的对比,表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不甘。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频年游览不暂寘:多年游玩却从未停留,表达了诗人长期在外游历的状态。
  2. 野艇往来无水程:小艇在水上往来,却没有水路可行,象征了生活的困顿与迷惘。
  3. 雨休最好是鸥浴:雨停时最适合看海鸥洗浴,描绘出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4. 风静更清闻鹤声:风平浪静时,能够清晰地听到鹤的鸣叫,表现出内心的宁静。
  5. 酒家新熟欠前账:酒家做的新菜肴却还欠着账,反映了生活的窘迫。
  6. 僧榻借眠余宿酲:在僧人的榻上借宿,表示诗人醉酒后的无奈。
  7. 崧高泰华未挂眼:名山崧高和泰华未曾入眼,显示诗人内心的迷茫与疲惫。
  8. 鬓影萧飒难为情:鬓角的影子显得萧条,表达了内心的忧伤和情感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鸥浴”与“鹤声”比喻自然的美好,渲染了宁静的氛围。
  • 对仗:如“崧高泰华未挂眼,鬓影萧飒难为情”,展现了诗人对比的艺术手法,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游历、自然与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困境的反思与对自然美的向往,体现出一种对人生的哲思与淡淡的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由与宁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象征高洁与灵性,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追求。
  • 酒家:象征生活的琐碎与压力,表现出生活的现实困境。
  • 僧榻:象征安宁与避世,代表诗人对内心平静的渴望。
  • 崧高泰华:象征自然的伟大与庄严,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渺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鸥浴”指的是什么? A. 海鸥洗澡
    B. 人在浴室洗澡
    C. 在海边游泳

  2. 诗人所借宿的地方是什么? A. 酒家
    B. 僧人的榻
    C. 朋友家

  3. “频年游览不暂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享受
    B. 无奈与迷茫
    C. 开心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静夜思》 李白
  2. 《山中杂诗》 王维
  3.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悟与思乡之情,但更加直接与情感浓烈。
  • 《山中杂诗》:描写自然景观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与徐逸的写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通过这些作品的对比,可以看出诗人在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思考时,运用了不同的艺术手法和情感基调,展现出各自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主题。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选读》
  • 《徐逸诗集研究》

以上是对《昼眠治平寺》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闻官军收八闽 下第出都途中偶成 贽乡先生吴邦范 和骆萝宪分水岭诗 其一 书至鹅湖访先祖简肃诗扁岁久不复存矣月老重 和骆华分水岭诗 和骆华分水岭诗 和骆华分水岭诗 送友人屯田塞上 除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引日成岁 心腹爪牙 三框儿的字 徒弟 尸字头的字 评选本 时语 用兵如神 巾字旁的字 髟字旁的字 包含强的成语 合浦 忘战必危 私字儿的字 戏法 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