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清平乐(三之二)》

时间: 2025-04-26 20:05:59

诗句

宋邻东畔。

明月关深院。

玉指金徽调旧怨。

楚客归心欲断。

城隅芳草初春。

佳期重约临分。

丽句漫题双带,也愁系住行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05:59

原文展示:

清平乐(三之二)
宋邻东畔。明月关深院。
玉指金徽调旧怨。楚客归心欲断。
城隅芳草初春。佳期重约临分。
丽句漫题双带,也愁系住行云。

白话文翻译:

在宋代的邻近东边,明月照耀着深院的关口。
玉指轻拨金徽,调动了我心中旧日的怨恨。楚地的客人心中思念,心情快要断裂。
城角的芳草刚刚在初春中生长,佳期的重约却临近离别。
美丽的诗句随意题写在双带上,让我愁苦得像是被行云牵绊。

注释:

  • 宋邻东畔:宋代的邻近东边,指的是地理位置。
  • 明月关深院: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深院的关口。
  • 玉指金徽:指柔美的手指和华丽的装饰,暗指女子。
  • 楚客:来自楚地的客人,代表了思乡之情。
  • 芳草初春:春天刚开始,芳草复生。
  • 佳期重约临分:好时光再度约定,却又面临分离。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楚客”常用来代指在外游子的情感,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楚地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象征着柔美和哀愁。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贺铸,字希白,号秋水,宋代著名词人,风格清新、婉约。其作品多描写离愁别绪,具有深厚的情感。
  •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贺铸在外游历之际,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离别的惆怅。

诗歌鉴赏:

《清平乐(三之二)》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词作,贺铸通过对月光、春草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气氛。开篇以“宋邻东畔”引入,给人以一种地理上的定位,接着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深院,暗示着一种孤独和寂寞。此时,诗人又通过“玉指金徽调旧怨”表现出一种对往事的追忆,仿佛在诉说着旧日情怀和伤痛。接下来的“楚客归心欲断”,更是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城隅芳草初春”与“佳期重约临分”的对比,展现春天的生机与即将离别的伤感,令人倍感惆怅。最后一句“丽句漫题双带,也愁系住行云”,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才情,也将愁苦的情感与自然意象相结合,使得整首词在美感和情感上达到了高潮。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感人的情感,将离愁别绪展现得淋漓尽致,深刻打动人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通过地理位置和月光营造氛围。
    • 第二联暗示内心的旧怨与思念交织。
    • 第三联描绘了春天与离别的对比,生机与愁苦相伴。
    • 第四联将美妙的文字与愁苦的情感结合,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挣扎。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情感的寄托。
    • 对仗:如“玉指金徽”与“丽句漫题”,形成和谐的音乐感。
    • 拟人:如“愁系住行云”,赋予自然以情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离愁别绪,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过往的追忆,情感真挚而动人。

意象分析:

  • 月光:象征孤独与思念。
  • 芳草:代表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双带:象征文人的才情与忧愁。

互动学习:

  • 选择题

    1. 诗中“楚客”指的是: A. 楚国的客人
      B. 游子
      C. 诗人自己
      D. 春天的使者
  • 填空题: 诗中“明月关深院”描绘了__的场景。

  • 判断题: 诗中提到的“芳草”象征着离别的伤感。(对/错)

答案

  1. B
  2. 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柳永的《雨霖铃》
  • 诗词对比

    • 贺铸的《清平乐》和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离愁别绪,但贺铸更偏重于背景的描绘,而李清照则侧重于内心的细腻感受。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唐宋词鉴赏辞典》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贺新郎·多少龙头客 贺新郎(西湖) 贺新郎 重游二首 其一 贺新郎 其一 元夜用顾庵学士韵赠蛟门 贺新郎 五人之墓再用前韵 贺新郎 新河函告婚期,赋此为贺,词以代柬 贺新郎 代方樾青及门贺寅友朱某三月十日花烛,兼题富贵花 贺新郎 题秋实 贺新郎 次肖韵以相解 贺新郎 赠虬公、愚庵重行东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走字旁的字 侏儒观戏 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酡酥 靣字旁的字 酉字旁的字 人生自古谁无死 无上上品 见缝就钻 咀嚼 打旋磨儿 鬯字旁的字 师心自任 包含扮的成语 帝匹 虫字旁的字 计无所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