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03: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03:23
镇西石人
作者: 邓芑州 〔近代〕
路逢玉塞翁,箕踞谈轶事。
镇西有八景,鼍城现海市。
烟柳与雪松,淡泊非奇异。
道旁两石人,屹立寒林际。
霜痕留髻鬟,苔纹缀眼鼻。
形象本天生,刻划颇有致。
前朝胡氛侵,汉军十万至。
夜里迷失途,此石解人意。
相引出山坳,杀敌战皆利。
凯旋铙吹喧,戍卒俱赏赐。
光耀及舆台,此君若遗弃。
故垒土花黄,空壕沙草翠。
日暮角声衷,潸然滴清泪。
在路上遇见了玉塞翁,他坐在那里谈论各种轶事。镇西有八大名景,鼍城的景象如同海市蜃楼。烟雾缭绕的柳树和雪白的松树,淡雅而不奇特。路旁有两座石人,屹立在寒冷的林间。霜痕留在了发髻上,苔藓缠绕着它们的眼睛和鼻子。它们的形象本是自然生成,雕刻得颇有韵味。前朝的胡人侵扰,汉军曾有十万之众。夜里迷失方向,这石人仿佛能解人心意。它们引导人们走出山坳,杀敌打仗皆能得胜。凯旋之时铙声喧天,戍卒都获得了赏赐。光辉照耀到车台,若是抛弃这石人,岂不是太可惜。故垒上土花泛黄,空壕的沙草翠绿。日暮时分角声悲切,潸然泪下满脸愁苦。
邓芑州,近代诗人,生于清末,卒于民国,擅长古体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感慨,风格清新典雅。
此诗创作于战乱时期,诗人通过描绘镇西的景色和石人的形象,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士兵英勇的感慨,寄托了对家国的思考。
《镇西石人》是邓芑州的一首抒情古诗,诗中通过路遇玉塞翁的设定,引出对镇西风景的描绘,表现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沉思考。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观的同时,交织着历史的印记,尤其是对胡人侵扰的回忆,带有一种历史的悲壮感。石人作为诗中的重要意象,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对士兵的敬仰,它们仿佛在静静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和牺牲。诗的最后以“日暮角声”结尾,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哀伤,似乎在告诫人们珍惜现在,铭记历史。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展现出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更多地融合了对家国命运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表达了对历史的回顾与对未来的思考,体现出一种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玉塞翁”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石人”有什么象征意义?
诗的最后一句“潸然滴清泪”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答案:
邓芑州的《镇西石人》与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邓的作品更多融入了历史感和对士兵的敬仰,而李白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在主题与情感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