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02: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02:47
边风边雨,若重阳寒绝。教榆柳未秋无叶。枝枝雪。趁胡鹰始击,代马初肥,禽呜兽咽。云东云西围猎。向高阙。相将蒙古部,南飞倏忽。更千群锦袍驰突。女回鹘。笑鞍捎紫兔,箭落黄雕,腥臊自割。胭脂半点鲜血。
在边境的风雨中,仿佛重阳节的寒冷已到来。树上的榆柳还未到秋天就已经落叶,枝头像是被雪覆盖。趁着胡鹰刚开始捕猎,代马也开始长肥,鸟叫兽咽声交织。东云西云围绕着猎场,朝着高高的阙楼进发。我们结伴而行,蒙古部队瞬间南飞,成群的锦袍士兵奔腾而来。女回鹘骑在马鞍上,笑着捎来紫色的兔子,箭矢落下黄雕,鲜血和腥味交织在一起,仿佛胭脂般鲜艳。
屈大均(1568年-1640年),明代文学家,诗人、文人,以其豪放的诗风和对边塞题材的热爱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边疆生活的真实刻画。
《镇西》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边疆战事频繁。诗人通过描绘边境的风雨和猎场的情景,表达了对边塞生活的深切感受,体现了当时人们对战争的恐惧与对和平的渴望。
《镇西》是一首描绘边疆风光与狩猎场景的古诗,诗中生动地描绘了风雨交加的边境环境和猎捕场景,传达出一种紧张而又充满活力的氛围。开篇的“边风边雨,若重阳寒绝”将诗人置于一个阴冷的环境中,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战斗。接着,诗人通过对榆柳未秋无叶、枝枝雪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凄凉的意境,仿佛在诉说着边境的孤寂与艰辛。
而“趁胡鹰始击,代马初肥”一句则将目光转向猎捕的场景,猎鹰的起飞与马匹的肥壮,象征着生机与活力,暗示着人们在艰苦环境中依然不屈不挠的生存斗志。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云东云西围猎”的描绘,展现出边境士兵的勇敢与团结,传达出一种豪迈的气概。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描写,将边塞的生活与自然景观结合在一起,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战争的反思。诗中既有生动的自然描写,又有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刻洞察,是明代边塞诗歌中的一部佳作。
整首诗通过对边境生活的真实刻画,表现出对战争与生存的不屈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战争的思考。
《镇西》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屈大均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重阳”指的是哪一天?
A. 冬至
B. 春分
C. 九月九日
D. 元旦
“趁胡鹰始击,代马初肥”意指什么?
A. 边境的和平
B. 战斗的开始与士兵的准备
C. 自然的变化
D. 生活的安逸
《出塞》与《镇西》均为描绘边塞生活的诗作,前者侧重于抒发爱国情怀,后者则更加注重对边境环境的描绘与生存状态的反映。两者在意境和情感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边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