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石竹花》

时间: 2025-05-07 08:58:05

诗句

石竹花开照庭石,红藓自禀离宫色。

一枝两枝初笑风,

猩猩血泼低低丛。

常嗟世眼无真鉴,却被丹青苦相陷。

谁为根寻造化功,为君吐出淳元胆。

白日当午方盛开,

彤霞灼灼临池台。

繁香浓艳如未已,粉蝶游蜂狂欲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8:05

原文展示:

《石竹花》 作者:齐己 〔唐代〕

石竹花开照庭石,
红藓自禀离宫色。
一枝两枝初笑风,
猩猩血泼低低丛。
常嗟世眼无真鉴,
却被丹青苦相陷。
谁为根寻造化功,
为君吐出淳元胆。
白日当午方盛开,
彤霞灼灼临池台。
繁香浓艳如未已,
粉蝶游蜂狂欲死。

白话文翻译:

石竹花在庭院的石头上盛开,
红色的苔藓自然承袭了宫廷的颜色。
一枝两枝的花朵随着微风轻轻摇曳,
猩红的花瓣像鲜血洒落在低矮的花丛里。
我常常叹息世人眼光短浅,没有真正的鉴赏能力,
却被丹青的画作所困扰。
谁能为这根本寻求造化的功夫,
为你吐露出真诚的心意。
白天正午时分花朵才盛开,
彤红的霞光灼灼映照着池台。
芬芳浓烈的花香似乎永无尽头,
粉色的蝴蝶和蜜蜂在其中疯狂飞舞。

注释:

  • 石竹花:一种花卉,色彩艳丽。
  • 红藓:苔藓植物,常生长在阴湿处,红色部分象征着高贵。
  • 猩猩血:形容花色鲜艳如猩猩的血液,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 丹青:指绘画艺术,特别是指色彩。
  • 淳元胆:象征纯真和勇气。
  • 彤霞:指红色的云霞,形象地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约 780-849),字景明,号天目,唐代著名的诗人,著有《齐己诗集》。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而闻名,尤其擅长描绘花草树木。

创作背景:

《石竹花》创作于唐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诗歌盛行的年代,受到诸多文化思潮的影响。此诗通过石竹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眼光的批判。

诗歌鉴赏:

《石竹花》是一首充满生机与美感的诗作,诗中以鲜艳的石竹花作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张扬与热烈。开篇即以“石竹花开照庭石”引入,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画面;接着用“红藓自禀离宫色”暗示了自然之美的高贵与纯粹。诗人在描写花朵的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艺术及生命的深刻思考。

“常嗟世眼无真鉴,却被丹青苦相陷”一联,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失望,世人往往无法真正欣赏自然的美,而是沉迷于表面的画作,这映射了诗人对真与假的追寻。接下来的“谁为根寻造化功,为君吐出淳元胆”则体现了诗人希望能够找到真正的艺术与生命的意义。

最后,诗人以“白日当午方盛开”收尾,暗示着生命的辉煌瞬间,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渴望。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感情,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心之复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石竹花开照庭石:描绘花朵与庭院石头形成的美丽景象。
  2. 红藓自禀离宫色:红苔藓的颜色仿佛承袭了宫廷的高贵色彩。
  3. 一枝两枝初笑风:春风中花朵轻轻摇曳,带来生机。
  4. 猩猩血泼低低丛:形容花瓣颜色鲜艳,似乎鲜血洒落。
  5. 常嗟世眼无真鉴:感叹世人无法真正理解美的真谛。
  6. 却被丹青苦相陷:人们沉迷于画作而忽视自然之美。
  7. 谁为根寻造化功:询问谁能理解自然的奥秘。
  8. 为君吐出淳元胆:表达愿意为他人展现真诚与勇气。
  9. 白日当午方盛开:强调花朵在阳光下最为灿烂。
  10. 彤霞灼灼临池台: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观。
  11. 繁香浓艳如未已:花香四溢,似乎永不停息。
  12. 粉蝶游蜂狂欲死:蝴蝶和蜜蜂在花间争相飞舞,生机盎然。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的颜色比作猩猩的血,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 拟人:花朵与风的“初笑”,赋予了花以生命与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讲究对仗,增加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世俗眼光的批判,展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的追求。

意象分析:

  • 石竹花:象征生命与美的绽放。
  • 红藓:象征高贵与纯净。
  • 彤霞:象征美丽的自然景色与生命的希望。
  • 粉蝶游蜂: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交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石竹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高贵
    • B. 生命的绽放
    • C. 世俗
    • D. 画作
  2. 诗中提到的“丹青”指的是什么?
    • A. 花草
    • B. 画作
    • C. 石头
    • D. 颜色
  3. 诗人对世俗眼光的态度是?
    • A. 赞同
    • B. 无所谓
    • C. 失望
    • D. 渴望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相思》 - 王维

诗词对比:

  • 齐己的《石竹花》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但齐己更侧重于花的生机与人心的复杂,而白居易则表达了离别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齐己诗选》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罗浮山道者二首 和王舍人、崔补阙题天王寺 壶公山(古老相传古仙姓陈名壶公于此山成道因而名焉) 出关言怀 省试内出白鹿宣示百官(乾宁二年) 旅怀 闺怨 关中言怀 下第东归,留辞刑部郑郎中諴 送二友游湘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伤药 桀出 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氏字旁的字 石钟山记 鼓刀屠者 上下交征 彐字旁的字 鴅瞗 鸟字旁的字 蹀躞不下 拨卷 頁字旁的字 立雪程门 雨字头的字 避实就虚 狞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