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贻徐生》

时间: 2025-05-02 01:47:26

诗句

可能东海子,清苦在贫居。

扫地无闲客,堆窗有古书。

少年犹若此,向老合何如。

去岁频相访,今来见亦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7:26

原文展示:

贻徐生
齐己 〔唐代〕

可能东海子,清苦在贫居。
扫地无闲客,堆窗有古书。
少年犹若此,向老合何如。
去岁频相访,今来见亦疏。

白话文翻译:

或许我住在东海之滨,清苦的生活使我在贫居中度日。
打扫院子时没有闲客来访,窗边堆满了古书。
少年时期也是这样,年老时又会如何呢?
去年常常来往,今年见面却显得疏远。

注释:

  • 东海子:指东海的渔夫,隐喻清苦的生活。
  • 清苦:生活清贫,艰难。
  • 闲客:没有事情的客人,这里指没有朋友来访。
  • 古书:指古代的书籍,象征知识和文化。
  • 犹若此:仍然是这样的状态。
  • 合何如:又会是什么样子。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东海”,在古典文学中常用来象征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表达诗人对清苦生活的无奈与接受。同时,古书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积累,这种积累在贫居的环境中显得更加珍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齐己,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生活细腻的观察而著称。他的诗常常反映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现实,作品多以描写田园生活和隐士情怀为主。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作者晚年,表达了作者对清贫生活的思考与对人际关系的感慨。生活的孤独与疏远,让他在诗中流露出对友情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忧虑。

诗歌鉴赏:

《贻徐生》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清贫生活中的孤独与对友情的感叹。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诗人的居住环境,虽然是东海边的贫居,但却有着宁静的氛围,扫地时没有人来访,反而更显得孤独。窗边的古书,代表着诗人内心的富有——知识的积累。接下来的两句则反映了诗人的忧虑,少年时期的清贫生活如今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而随着年岁渐长,这种生活将会如何演变呢?最后一句道出对朋友关系的感慨,去年常相往来,今年却渐渐疏远,体现了人际关系的易变与人生的无常。这首诗不仅有着个人的情感表达,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可能东海子:表示诗人可能生活在东海的渔家,暗示生活的贫苦。
    • 清苦在贫居:强调生活的艰辛与贫困。
    • 扫地无闲客:无客来访,孤独感加重。
    • 堆窗有古书:尽管生活清苦,但诗人仍然在追求知识。
    • 少年犹若此:年轻时的状态与现在相似,感叹人生的延续。
    • 向老合何如:随着年纪增长,生活会有怎样的变化。
    • 去岁频相访:去年朋友常常来访,体现友谊的亲密。
    • 今来见亦疏:如今见面却显得疏远,感慨人际关系的变化。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扫地无闲客,堆窗有古书”形成对比,强调孤独与知识的积累。
    • 象征:古书象征知识,反映诗人内心的追求。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清贫生活的描述和对友谊变迁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和对友情的珍惜。

意象分析:

  • 东海:象征着隐居的生活,清贫而宁静。
  • 古书:代表知识的累积,精神世界的富有。
  • 闲客:象征着人际关系的疏远,反映对朋友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可能居住在哪里?

    • A. 西海
    • B. 东海
    • C. 南海
    • D. 北海
  2. 诗中提到的“古书”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知识
    • C. 友情
    • D. 时间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友人》 - 王维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可以将《贻徐生》与王维的《赠友人》进行对比,两首诗都涉及了友情与孤独的主题,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友情的珍贵,而齐己的诗则更关注人生的无常与对清贫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冬日读白集爱其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之句作 致爽轩 山园杂赋 种菜 闲中颇自适戏书示客 项里观杨梅 晨起 观长安城图 和曾待制游两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厥的词语有哪些 双人旁的字 铁猫 魚字旁的字 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衰结尾的成语 瓜字初分 谷字旁的字 四战之地 麻字旁的字 穷波讨源 夜不成寐 兜肚连肠 晓鼓 齲字旁的字 论辩风生 贩黄 孤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