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4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7:26
贻徐生
齐己 〔唐代〕
可能东海子,清苦在贫居。
扫地无闲客,堆窗有古书。
少年犹若此,向老合何如。
去岁频相访,今来见亦疏。
或许我住在东海之滨,清苦的生活使我在贫居中度日。
打扫院子时没有闲客来访,窗边堆满了古书。
少年时期也是这样,年老时又会如何呢?
去年常常来往,今年见面却显得疏远。
诗中提到的“东海”,在古典文学中常用来象征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表达诗人对清苦生活的无奈与接受。同时,古书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积累,这种积累在贫居的环境中显得更加珍贵。
作者介绍:齐己,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生活细腻的观察而著称。他的诗常常反映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现实,作品多以描写田园生活和隐士情怀为主。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作者晚年,表达了作者对清贫生活的思考与对人际关系的感慨。生活的孤独与疏远,让他在诗中流露出对友情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忧虑。
《贻徐生》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清贫生活中的孤独与对友情的感叹。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诗人的居住环境,虽然是东海边的贫居,但却有着宁静的氛围,扫地时没有人来访,反而更显得孤独。窗边的古书,代表着诗人内心的富有——知识的积累。接下来的两句则反映了诗人的忧虑,少年时期的清贫生活如今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而随着年岁渐长,这种生活将会如何演变呢?最后一句道出对朋友关系的感慨,去年常相往来,今年却渐渐疏远,体现了人际关系的易变与人生的无常。这首诗不仅有着个人的情感表达,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清贫生活的描述和对友谊变迁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和对友情的珍惜。
诗词测试:
诗人可能居住在哪里?
诗中提到的“古书”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贻徐生》与王维的《赠友人》进行对比,两首诗都涉及了友情与孤独的主题,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友情的珍贵,而齐己的诗则更关注人生的无常与对清贫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