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1:57
虬须欲怒珊瑚折,步障围春锦云热。
真珠换妾胜惊鸿,笑踏香尘如踏空。
酒阑金谷莺花醉,家逐楼前舞裙坠。
财多买得东市愁,绮罗散尽余荒丘。
犹怜白首同归者,夜伴游魂封树下。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奢华而又充满忧愁的场景。虬须的怒气似乎快要折断这美丽的珊瑚,春日的温暖被围住,仿佛在锦缎上热烘烘的。用珍珠换来的妾侍,比惊鸿还要美丽,轻盈的她在香尘中恍若无物。酒宴结束后,金谷园里的黄莺和花朵让人陶醉,家中楼前的舞裙随风飘落。可怜的是,财富再多也无法驱散东市的愁绪,华丽的绮罗散尽后只剩下荒凉的丘土。最后,诗人惋惜那些白头偕老的伴侣,夜晚在树下伴着游魂。
高启(1498年- 约 1552年),明代诗人,字浩然,号震川,浙江嘉兴人。他以诗歌见长,作品多以抒情为主,常表现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热爱。高启的诗风清新洒脱,具有独特的个性。
《姑苏杂咏 石崇墓》描写的是石崇的墓碑,石崇是东汉时期的名士,以富有和豪放著称,诗中既有对奢华生活的描绘,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歌创作的背景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富贵、名望的追逐,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五言绝句,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描绘了一个充满繁华与愁苦的场景。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对奢华生活的描绘,又透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的前两联通过对美丽女子、繁华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追求享乐的生活状态;而后两联则转向对财富与愁苦的反思,表现出富贵生活背后的孤独和荒凉。
尤其是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对白头伴侣的惋惜,传达了对爱情长久与生命短暂的感慨。诗歌不仅仅是对石崇墓的纪念,更是在探讨人在繁华与寂寞之间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与思辨性。
整首诗通过对奢华生活的描写,揭示了财富与幸福并不总是成正比的道理,传达出对人生无常与爱情珍贵的深刻感悟。
诗中“虬须欲怒珊瑚折”中的“虬须”指的是: A. 鱼的须 B. 龙的须 C. 花的须
诗中提到的“真珠换妾”中“真珠”象征的是: A. 美丽 B. 财富 C. 爱情
对于“财多买得东市愁”,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财富带来快乐 B. 财富并不能解决内心的愁苦 C. 东市是一个快乐的地方
《将进酒》中的豪放与《姑苏杂咏》中的忧愁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强调人生的痛快与及时行乐,后者则对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珍贵进行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