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夜逢故郡贺冬至使胡普二博士同宿》

时间: 2025-05-07 06:36:24

诗句

会宿本无期,欣逢两旧知。

问年惊别久,候晓畏朝迟。

寒涩高城漏,阳回上苑枝。

明朝使事毕,归骑又天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6:24

夜逢故郡贺冬至使胡普二博士同宿

作者:高启 〔明代〕

原文展示:

会宿本无期,欣逢两旧知。
问年惊别久,候晓畏朝迟。
寒涩高城漏,阳回上苑枝。
明朝使事毕,归骑又天涯。

白话文翻译:

本来没有约定要在一起过夜,没想到竟然欣喜地遇到两位老朋友。
问起彼此的年岁,惊讶于分别已久,等待天亮却又害怕黎明来得太迟。
寒冷的夜晚,城楼的漏声显得刺骨,阳光再度照耀上苑的树枝。
明天我完成使命之后,骑马归去又要远行千里。

注释:

  • 会宿:指相约共宿,作者原本没打算与朋友共度此夜。
  • 欣逢:意为高兴地相遇。
  • 问年:询问彼此的年龄。
  • 寒涩:形容寒冷的感觉,心中感到寒冷与不适。
  • :指漏水声,形容夜晚的寂静与寒冷。

典故解析:

  • 冬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白天最短、夜晚最长,象征着阴阳的转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 高城:可能指高大的城楼或城市,象征分离与思念的高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启(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以山水诗和咏怀诗著称,其作品多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冬至,正值寒冷季节,诗人与老友重聚,表达了对往日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离别的惆怅。

诗歌鉴赏:

这首诗写友人重聚在冬至之夜,氛围既温暖又略显忧伤。诗人用“会宿本无期”开篇,展示了偶然相遇的惊喜,接着通过“问年惊别久”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突显出岁月对友谊的冲击。在“候晓畏朝迟”一句中,诗人流露出对夜晚宁静时光的留恋,怕黎明来临后又要面对别离。后两句通过对寒夜和阳光的描写,展现了冬季的寒冷与温暖的对比,暗示着人生中友情的珍贵与短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示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会宿本无期,欣逢两旧知。”:没有约定会在一起过夜,却意外地遇到了两位老朋友。
    • “问年惊别久,候晓畏朝迟。”:询问对方的年龄,才意识到分别已有很久,等待天亮却又害怕时光流逝。
    • “寒涩高城漏,阳回上苑枝。”:寒冷的夜晚,城楼的漏声显得刺骨,阳光再度照耀上苑的树枝,象征着希望的到来。
    • “明朝使事毕,归骑又天涯。”:明天完成使命后,骑马又要远行,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
  • 修辞手法

    • 诗中运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如“寒涩高城漏,阳回上苑枝”,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友情与别离,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的珍视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意象分析:

  • 寒涩:象征着冬天的凛冽和人生的冷漠。
  • 高城:暗示了人生的高峰与孤独。
  • 阳光:象征希望与温暖,代表着生活中的美好时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时间的感慨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一句中? A. “会宿本无期”
    B. “问年惊别久”
    C. “寒涩高城漏”

  2. 诗中提到的节气是什么? A. 春分
    B. 冬至
    C. 夏至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高启的这首诗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都涉及到友情与孤独的主题,但高启更注重于冬季的寒冷与时间的流逝,而李白则多了几分洒脱与豪情。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高启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南乡子 和弟北上韵 南乡子 其一 南乡子 雪 南乡子 南乡子 吹箫引凤 南乡子 南乡子二首 其二 岁暮自青岛赴济南,欲归无计,小住为佳 南乡子 南乡子 南乡子七首 其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运售 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入字旁的字 旧交 陵谷变迁 休声美誉 禾字旁的字 非人 钦赞 母字旁的字 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对薄公堂 騣童钝夫 豆字旁的字 金龙 馬字旁的字 呕心吐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