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王耕云与愚庵倡和诗二首》

时间: 2025-04-24 15:49:48

诗句

灌花移石不辞勤,苔润流泉雨后新。

一坞绿杨鸡犬静,老来欣作太平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5:49:48

原文展示:

灌花移石不辞勤,
苔润流泉雨后新。
一坞绿杨鸡犬静,
老来欣作太平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园中劳作的情景,辛勤地灌溉花木,搬动石头,毫不懈怠。雨后,青苔滋润,泉水流淌,显得格外新鲜。在一片绿杨掩映的宁静之处,鸡犬相伴,生活安静祥和。老年时,他乐于成为一个无忧无虑的太平人。

注释:

  • 灌花:指给花浇水,表示细心照料植物。
  • 移石:搬动石头,形象地表现出辛勤的劳动。
  • 苔润:青苔因雨水而显得更加滋润。
  • 流泉:流动的泉水,象征生机与活力。
  • 一坞:一片小山丘,通常用来描述风景的安宁。
  • 鸡犬静:鸡犬安静,形容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 太平人:安享太平生活的人,表达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典故解析:

诗中并未使用明显的典故,但“太平人”一词可以引申为对安定生活的追求,这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高启(高启,公元 1339- 1374),字季良,号少游,明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
  • 创作背景:诗作反映了高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平和生活的向往,尤其是在经历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渴望安宁与宁静。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开篇的“灌花移石”展示了诗人对土地的深情,体现出一种勤劳的精神。接下来的“苔润流泉雨后新”则展现了自然的美好,细腻的描写使人感受到雨后的清新与生机。整首诗以宁静的乡村生活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平和生活的追求。从“鸡犬静”到“老来欣作太平人”,诗人不仅描绘了外在的自然风光,也深刻反映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展示出一种“老当益壮”的精神状态。整首诗流畅自然,情感真挚,令人倍感温馨与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描绘了诗人辛勤劳作的场景,表现了他对自然的关心。
    • 第二句通过对雨后景象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
    • 第三句描绘了宁静的乡村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喜爱。
    • 最后一句则是对未来生活的展望,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丰收的田园,生动形象。
    • 拟人:自然景物被赋予人性,生动而富有情感。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珍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绿杨:象征生机与希望,代表着自然的繁荣。
  • 鸡犬:象征宁静与和谐,反映了田园生活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流泉:象征生命的流动与活力,表达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灌花”指的是什么? a. 种花
      b. 浇水
      c. 拆花

    2. 诗中“老来欣作太平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战争的向往
      b. 对平和生活的喜爱
      c.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表达对理想乡的向往。
  • 诗词对比

    • 比较高启与王维的田园诗,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高启更多表现出对乡村生活的直接体验,而王维则有更深的哲理思考。两者风格各异,却同样传递了对自然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高启研究》
  • 《中国古代田园诗选》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菩萨蛮(十五夜,昌甫约赋,寄刘簿) 菩萨蛮七首  其六 集句 菩萨蛮 其三 菩萨蛮 其三 广陵邸中,题书尾寄闺人 菩萨蛮 菩萨蛮 其八 菩萨蛮 菩萨蛮 湖口 菩萨蛮(菊花) 菩萨蛮(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玄来礽 释知遗形 爪字旁的字 鱼沉雁渺 乛字旁的字 斗字旁的字 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MPEG 东冲西决 佃作 双人旁的字 修结尾的成语 包含义的成语 斯抬斯敬 赤字旁的字 好谋而成 大循环 风流倜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