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潇潇雨 芭蕉》

时间: 2025-05-05 15:02:02

诗句

无端窗外,种惹深秋,不断雨声来。

更朝朝暮暮,一心未展,复一心开。

叶叶虽乾不落,更助竹风哀。

萧瑟谁能听,月下徘徊。

且喜抽花艳甚,似芙蓉千瓣,一夕惊雷。

有瀼瀼露滴,堪取入瑶杯。

成香牙、得霜方熟,与蒲桃、颗颗浸春醅。

绿天里、拼凄凉但,白玉山颓。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02:02

原文展示

潇潇雨 芭蕉
作者: 屈大均 〔明代〕
无端窗外,种惹深秋,不断雨声来。
更朝朝暮暮,一心未展,复一心开。
叶叶虽乾不落,更助竹风哀。
萧瑟谁能听,月下徘徊。
且喜抽花艳甚,似芙蓉千瓣,一夕惊雷。
有瀼瀼露滴,堪取入瑶杯。
成香牙得霜方熟,与蒲桃颗颗浸春醅。
绿天里拼凄凉但,白玉山颓。

白话文翻译

窗外的雨声无端地响起,仿佛在唤醒深秋的气息。
日复一日,我心中未能舒展,又重回心头。
即使叶子干枯却不掉落,反而更增添了竹林的哀伤。
在这萧瑟的时刻,谁能听到那微弱的声响,我在月下徘徊。
可喜的是,那盛开的花朵鲜艳得如同千瓣芙蓉,仿佛在一次惊雷中绽放。
露水滴落,正适合盛入瑶杯。
当香牙得霜成熟时,蒲桃也浸泡在春醅里。
在这绿天之中,尽管充满凄凉,白玉般的山峦却显得颓废。

注释

  • 无端:没有理由,毫无征兆。
  • 深秋:深秋时节,指天气转凉,秋意渐浓。
  • 复一心开:再一次心中萌动,如花再度绽放。
  • 萧瑟:形容环境的凄凉与萧条。
  • 月下徘徊:在月光下徘徊,表现诗人孤独的心情。
  • 抽花艳:形容花朵盛开得娇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屈大均(1560年-1640年),明代诗人,字宗道,号澹庵,福建人。屈大均以诗歌、散文、词曲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物,情感细腻,语言清新,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潇潇雨 芭蕉》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在秋雨中感受到失落与孤独,借助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情感与思索。

诗歌鉴赏

《潇潇雨 芭蕉》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秋雨的描绘,寄托了对生活的感慨与思索。诗的开头便设定了一个萧瑟的氛围,窗外的雨声不断地响起,仿佛提醒着人们深秋的到来。在这种环境中,诗人感受到一种无法言说的孤独与哀愁,正如“更朝朝暮暮,一心未展”所表达的那样,心中的情感始终未能得到宣泄。

诗中“叶叶虽乾不落,更助竹风哀”,不仅展现了自然的景象,也隐含了诗人对生命脆弱的感悟。竹林在雨中似乎在哀吟,传达了一种无奈与悲怆。接着,诗人借助月下徘徊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且喜抽花艳甚,似芙蓉千瓣”,此句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脆弱,在凄凉的环境中,依然能看到花的娇艳,似乎在宣告生命的顽强与希望。最后,诗人以“绿天里拼凄凉但,白玉山颓”结束,画面由花转向山,意象的转换让人感受到一种生命的流转与无常,诗人以此表达对生命的深沉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无端窗外,种惹深秋,不断雨声来:窗外的雨声让人感到深秋的气息,描绘出一种无奈的情绪。
  2. 更朝朝暮暮,一心未展,复一心开:反复的日子里,心情未能舒展,似乎在经历内心的挣扎。
  3. 叶叶虽乾不落,更助竹风哀:即使叶子干枯也不愿意落下,反而更增添了竹林的悲伤。
  4. 萧瑟谁能听,月下徘徊:在这萧瑟的环境中,谁能听到那微弱的声响,诗人孤独地徘徊于月下。
  5. 且喜抽花艳甚,似芙蓉千瓣,一夕惊雷:花朵盛开得如此美丽,如同千瓣芙蓉,一瞬间的惊艳。
  6. 有瀼瀼露滴,堪取入瑶杯:露水滴落,可以盛入瑶杯,象征着珍贵的美好。
  7. 成香牙得霜方熟,与蒲桃颗颗浸春醅:香牙在霜后才能成熟,蒲桃也浸泡在春酒中,象征着生命的轮回。
  8. 绿天里拼凄凉但,白玉山颓:在这片绿天之中,依旧充满凄凉,白玉般的山峦显得颓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似芙蓉千瓣”,将花朵比作芙蓉,增强了美感。
  • 拟人:如“竹风哀”,赋予竹子情感,渲染了环境氛围。
  • 对仗:全诗在意象与情感的表达上,形成了对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顽强。诗中的秋雨与花朵相互映衬,传达出一种在凄凉中寻找希望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思念、孤独与凄凉。
  • :代表坚韧与哀伤,映射出诗人的内心情感。
  • :象征生命的美丽与短暂,展现希望与生命力。
  • :象征孤独与思索,带来宁静的氛围。
  •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无端窗外,种惹深秋”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与思索
    • c. 愤怒
  2. “叶叶虽乾不落”这一句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生命的顽强
    • b. 大自然的变化
    • c. 生命的短暂
  3. 诗中提到的“月下徘徊”意象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与迷茫
    • c. 兴奋

答案

  1. b. 孤独与思索
  2. a. 生命的顽强
  3. b. 孤独与迷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牧
  • 《山中问答》:王维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潇潇雨 芭蕉》均表现了对孤独的思考,但《静夜思》更强调思乡情绪,而《潇潇雨 芭蕉》则着重于自然与内心的纠葛。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屈大均及其诗歌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踏莎行·蓂荚飞双 踏莎行三首 其一 踏莎行 其三 踏莎行 其四 踏莎行·花县来迎 踏莎行 踏莎行 送新、毅两男之湘阴 踏莎行 其二 六月十三夜即事 踏莎行 新开湖即目 踏莎行 其一 并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冲阸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余钱剩米 窝囊气 肆开头的成语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地负海涵 琼乳 死乞百赖 幺字旁的字 川字旁的字 八字旁的字 缠绵幽怨 耳字旁的字 大字旁的字 银虬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木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