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清明日题一公禅室》

时间: 2025-05-01 21:13:08

诗句

山头兰若石楠春,山下清明烟火新。

此日何穷礼禅客,归心谁是恋禅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13:08

原文展示:

清明日题一公禅室 李郢 〔唐代〕

山头兰若石楠春, 山下清明烟火新。 此日何穷礼禅客, 归心谁是恋禅人。

白话文翻译:

山巅的兰若寺中,石楠花开得正春, 山脚下的清明时节,烟火气息新鲜。 在这无尽的日子里,礼佛的客人何其多, 归去的心思,谁又是真正留恋禅修的人?

注释:

  • 兰若:指兰若寺,一种佛教寺庙的名称。
  • 石楠:一种植物,春季开花。
  • 清明: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用于扫墓和纪念先人。
  • 烟火新:指清明时节人们烧纸钱、放烟火的习俗,这里指清明节的气氛新鲜。
  • 礼禅客:前来参拜、礼佛的客人。
  • 归心:指想要回家或离开的心思。
  • 恋禅人:指真正热爱禅修、不愿离开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郢是唐代诗人,其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佛教有一定的兴趣和了解。这首诗可能是在清明节期间,作者访问一座寺庙时所作,反映了作者对禅修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清明节期间,作者访问一座寺庙时所作,反映了作者对禅修生活的思考和感悟。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会去扫墓、祭祖,同时也是一个反思生命和死亡的时刻。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通过描绘寺庙的景象和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禅修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山头寺庙的宁静与山下清明节的喧嚣,展现了作者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感。诗中的“兰若石楠春”描绘了寺庙的静谧与生机,而“清明烟火新”则映衬出世俗的热闹与短暂。后两句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禅修生活的深刻思考,即在众多礼佛的客人中,真正留恋禅修的人又有多少?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清明节和禅修生活的对比,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和精神追求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头兰若石楠春”:山巅的兰若寺中,石楠花开得正春,描绘了寺庙的静谧与生机。
  2. “山下清明烟火新”:山脚下的清明时节,烟火气息新鲜,映衬出世俗的热闹与短暂。
  3. “此日何穷礼禅客”:在这无尽的日子里,礼佛的客人何其多,表达了作者对禅修生活的思考。
  4. “归心谁是恋禅人”:归去的心思,谁又是真正留恋禅修的人?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和精神追求的思考。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山头寺庙的宁静与山下清明节的喧嚣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意境。
  • 提问: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和精神追求的思考。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感,以及对生命意义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兰若:象征着佛教的清净与超脱。
  • 石楠春:象征着生命的生机与希望。
  • 清明烟火:象征着世俗的热闹与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兰若”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座寺庙 C. 一种节日 D. 一种食物

  2. 诗中的“清明烟火新”描绘了什么? A. 春天的景象 B. 清明节的气氛 C. 寺庙的宁静 D. 世俗的热闹

  3. 诗中的“归心谁是恋禅人”表达了什么? A. 对禅修生活的向往 B. 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感 C. 对生命意义和精神追求的思考 D. 对礼佛客人的好奇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中的宁静与生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望岳》:通过对泰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李郢的《清明日题一公禅室》:两者都描绘了山中的宁静与生机,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李郢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禅修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李郢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李郢的诗作。

相关查询

题南圃一首 澄江试院 孟夏二十七日行田杂歌三首 汴河行为方中丞欧馀作 喜九弟闭关结伴苦学 游幻化岩 已亥杂诗 164 官军后还西涧草堂 明复作文房四物诗因用其韵 会课乾明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幛的词语有哪些 讼疏 知表不知里 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长发其祥 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刀字旁的字 耒字旁的字 臣字旁的字 掠剩 眼高手生 无边苦海 知鱼之乐 虫字旁的字 艸字旁的字 厉世摩钝 一闻千悟 阴壑 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