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1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5:50
嫩寒剩。正宝月奁收,妆配新整。傍锦鞯迎笑,酣春斗芳靓。缟衣不藉东风暖,藓路珠尘静。似当年,梦醒罗浮,翠禽曾听。谁唤倩魂醒。尽幻作璚瑶,玉香千顷。怨草幽花,旧吴苑翠华冷。馆娃人面今何许,颦黛应羞竞。醉春游,莫放斜阳到暝。
春寒依旧,宝月的光辉已经消退,妆饰也已重新整理。身旁锦绣的鞍子迎来笑声,春意酣畅,花香四溢。白衣在东风里并没有温暖,苔藓铺成的路上静静布满珠尘。仿佛当年梦醒时,翠鸟曾听到我的吟唱。是谁唤醒了这美丽的魂灵?一切都变成了璚瑶般的幻影,玉香在千顷之间飘荡。怨恨那幽静的草花,旧时吴苑的翠华已显得冷清。馆娃人面如今何处,眉黛是否还羞于争艳?醉游春日,莫让斜阳染上黄昏。
作者介绍:张仲炘,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与诗歌,其作品常融入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风格清新雅致,富有画面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季,正值梅花盛开之时,反映了诗人对春景的细腻观察与感受,通过描绘梅花与春日的景象,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探芳信 晓行邓尉山中看梅》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寒依旧的景象和梅花的清丽。张仲炘以“嫩寒剩”开篇,便将读者引入春寒时节,接着用“正宝月奁收,妆配新整”将月光的柔和与花卉的妆点相结合,展现出春天的清新和希望。
诗中不仅有自然景色的描绘,还有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感慨,如“似当年,梦醒罗浮,翠禽曾听”。通过对往日美好时光的回忆,诗人表达了对青春和美丽的渴望与珍惜。最后以“醉春游,莫放斜阳到暝”总结,提示人们珍惜当下的春光,感受生活的美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生动而富有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与珍惜,寄托了对美好往事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嫩寒剩”指的是什么季节?
“馆娃人面今何许”中的“馆娃”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东风”主要象征什么?
答案:1.C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