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51: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51:15
辛自同裘好,谁令异巷居。恭承五个字,不但百车渠。句法端何样?先生肯乞余。只容弹剑铁,敢道出无车。
辛自同裘的关系真好,谁会让我们在异乡相隔呢?我恭敬地接受这五个字的恩惠,不仅仅是为了得到百车的财富。句法的端正是什么样的呢?老师愿意教我吗?只希望能像弹奏剑器那样,敢于说出心中无所依托的感受。
本诗提到的“辛自同裘”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之间的友谊,尤其是辛弃疾与其他文人的关系。诗中提到的“恭承五个字”可能暗示对知识或智慧的恭敬。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生活的真切感悟著称。杨万里的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兴衰,其作品常反映了他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本诗是杨万里在与朋友交流心得时所作,反映了他对友谊和知识的重视,以及对学习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知识的渴求。首句“辛自同裘好”直接点明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表明诗人对友谊的赞美。“恭承五个字”则暗示着对知识和智慧的尊重,反映了诗人谦虚好学的态度。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意象鲜明,表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气息。诗人以“弹剑铁”作为比喻,展现出一种对艺术和技艺的追求,体现出他内心的坚定和勇气。这种对理想的追求与对世俗财富的淡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在表达情感时显得更加深刻而有力。
本诗体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理想的追求,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诗中提到的“辛自”指的是哪位诗人?
“恭承五个字”中的“五个字”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弹剑铁”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