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2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27:49
行役有叹二首
作者: 杨万里
去年丐西归,谓可休余生。
今年复东下,驾言入神京。
卧治方小安,趋召岂不荣。
何如还家乐,醉吟听溪声。
去年我乞求归西,认为可以安享余生;
今年又向东行去,驾车进入神京。
躺在家中正好安宁,受到召唤又岂不是荣耀?
比起这一切,还是回家乐趣多,醉吟听溪水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其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象和生活琐事,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行役期间,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对归隐生活的渴望。诗人通过对比展现了他对荣华富贵的冷静思考,最终选择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快乐。
杨万里的《行役有叹二首》通过对比的手法,深刻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感慨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首句“去年丐西归,谓可休余生”,点明了诗人此行的背景与心态,想要放弃官职,回归平静的生活。然而,诗人并未完全摆脱官场的桎梏,第二句“今年复东下,驾言入神京”则表明他依然被迫回到繁忙的官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尽显无遗。
接下来的“卧治方小安,趋召岂不荣”一句,通过对熟悉环境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安逸生活的向往,然而当天命召唤时,他又不得不迎合,这种矛盾的心理让人倍感惆怅。最后一句“何如还家乐,醉吟听溪声”,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最终选择了乐在其中的田园生活,展现了他对自然与自由的热爱。
整首诗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的普遍心态,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渴望,构建了一个对比鲜明的情感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诗人内心的挣扎,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去年为何选择乞求西归?
诗中“神京”指的是哪个城市?
诗人最终倾向于哪种生活方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