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0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00:25
金沙堆庙有曰忠洁侯者屈大夫也感之赋诗
伍君为涛头,妒妇名河津。
那知屈大夫,亦作主水神。
我识大夫公,自托腑肺亲。
独醒梗群昏,聚臭丑一薰。
沥血摧心肝,怀襄如不闻。
已矣无柰何,质之云中君。
天门开九重,帝曰哀汝勤。
狭世非汝留,赐汝班列真。
司命驰先驱,太一诹吉辰。
翩然乘回风,脱迹此水滨。
朱宫紫具阙,冠佩俨以珍。
宓妃与娥女,修洁充下陈。
至今几千年,玉颜凛如新。
楚人殊不知,谓公果沉沦。
年年作端午,儿戏公应嗔。
伍君站在浪涛的顶端,妒忌的女人名叫河津。
谁知屈大夫,实际上是水神的主宰。
我对大夫公非常了解,倾诉着内心的情感。
独自清醒于众多昏暗的人中,聚集的臭名昭著的恶事。
我沥血摧心肝,怀念着却如同无人倾听。
一切都已无奈,向天上的君主质问。
天门开启九重,帝王说哀叹你辛勤的努力。
这狭小的世界不适合你停留,赐予你真正的名位。
司命快马加鞭,太一询问吉日。
翩然乘着回风,脱离了这水边的尘世。
朱宫紫阁,冠佩华丽而尊贵。
宓妃和娥女,修身齐家充实下界。
直到今天几千年,玉颜依旧如新。
楚人却丝毫不知,认为他果然沉沦。
年年端午节,孩童们戏弄公子,令他忿忿不平。
张孝祥(生卒年不详),南宋时期的诗人,以词作见长,风格豪放,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和抒怀。
这首诗写于端午节,正值人们祭奠屈原之际,诗人通过描写屈原的忠贞和清白,表达对屈原的敬仰与哀悼,同时也反思了人们对屈原的误解。
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对仗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屈原深切的怀念与敬仰。诗中通过伍君、妒妇的形象,表现出屈原在生前的孤独和被误解的悲哀。诗人利用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既悲凉又庄重的氛围。通过对屈原的描绘,诗人不仅追忆了历史人物的忠诚与清白,更引发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诗中提到的“朱宫紫具阙”与“宓妃与娥女”则是对屈原精神的升华,表现出一种超越尘世的理想追求。
伍君为涛头,妒妇名河津。
伍子胥站在波涛之上,而妒忌的女人则叫河津,暗指对屈原的误解。
那知屈大夫,亦作主水神。
屈原作为水神的主人,象征着他在水中的清白与忠诚。
我识大夫公,自托腑肺亲。
诗人自述对屈原的了解,倾诉内心的感受。
独醒梗群昏,聚臭丑一薰。
表现出屈原在众人昏暗中独自清醒,周围的浑浊与恶事让他倍感痛苦。
沥血摧心肝,怀襄如不闻。
他因痛苦而流泪,怀念却无人倾听。
已矣无柰何,质之云中君。
对于这一切感到无奈,向天上的君主质问。
天门开九重,帝曰哀汝勤。
描绘天帝的同情,感叹屈原的辛苦。
狭世非汝留,赐汝班列真。
这世间并不适合屈原,赐他真正的荣耀。
司命驰先驱,太一诹吉辰。
司命神快马加鞭,询问好日子,暗示屈原的升天。
翩然乘回风,脱迹此水滨。
描绘屈原超然脱俗,离开这凡尘。
朱宫紫具阙,冠佩俨以珍。
描绘了屈原神圣的地位与尊贵的形象。
宓妃与娥女,修洁充下陈。
提到宓妃与娥女,表现对清白与德行的赞美。
至今几千年,玉颜凛如新。
直到今天,屈原的形象依旧令人敬仰。
楚人殊不知,谓公果沉沦。
楚国的人们却不知屈原的真正价值,误解他的沉沦。
年年作端午,儿戏公应嗔。
每年端午节,孩童们的戏弄让屈原感到愤怒。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屈原忠诚与清白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被误解的惋惜和对忠贞精神的推崇。
诗词测试:
伍君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忍耐
B. 忍辱负重
C. 忍者
D. 肆意妄为
诗中提到的“妒妇”是指谁?
A. 伍君的妻子
B. 河津
C. 屈原的爱人
D. 诗人的母亲
“年年作端午”意味着什么?
A. 纪念屈原
B. 祭奠伍君
C. 庆祝丰收
D. 端午节的由来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