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6:29
原文展示:
送马戴入山 顾非熊 〔唐代〕
古木乱重重,何人识去踪。 斜阳收万壑,圆月上三峰。 云里泉萦石,窗间鸟下松。 唯应采药客,时与此相逢。
白话文翻译:
古老的树木层层叠叠,谁能辨认出离去的踪迹? 斜阳渐渐隐没在万壑之中,圆月缓缓升起在三峰之上。 云雾中的泉水环绕着石头,窗边的鸟儿落在松树上。 只有那采药的隐士,偶尔会在这里相遇。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非熊,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景物和隐逸生活。此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幽谷的景象,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顾非熊在送别友人马戴入山隐居时所作,通过描绘山中的自然景色,寄托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山林为背景,通过“古木”、“斜阳”、“圆月”、“泉萦石”、“鸟下松”等意象,构建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山林图景。诗中“何人识去踪”一句,既表达了山林的深邃和隐秘,也隐含了对友人隐逸生活的理解和支持。末句“唯应采药客,时与此相逢”,则进一步强调了山林的隐逸氛围,以及与友人相逢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何人识去踪”、“唯应采药客”等句,隐含了对友人隐逸生活的理解和支持,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古木乱重重”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山林的深邃和茂密 B. 城市的繁华 C. 田野的广阔 D. 河流的湍急 答案:A
诗中“斜阳收万壑”中的“斜阳”象征着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自然的壮丽 C. 人类的智慧 D. 历史的沧桑 答案:B
诗中“唯应采药客,时与此相逢”表达了什么? A. 对友人的祝福和期待 B. 对城市的向往 C. 对战争的厌恶 D.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