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竹枝词十首 其七》

时间: 2025-04-26 03:16:06

诗句

荷花有日绽金须,荷叶无心系水珠。

浪打萍开从恼妾,萍留浪去恰怜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6:06

原文展示:

荷花有日绽金须,
荷叶无心系水珠。
浪打萍开从恼妾,
萍留浪去恰怜渠。

白话文翻译:

荷花在阳光下绽放着金色的花蕊,
荷叶毫无心思地挂着水珠。
波浪拍打着浮萍,仿佛是在恼怒我的情怀,
而那浮萍在波浪退去时,却恰如其分地留恋着水渠。

注释:

  • 荷花:指的是生长在水中的荷花,象征美丽与纯洁。
  • 金须:形容荷花的花蕊,色泽金黄,形状细长,像须子一样。
  • 无心:形容荷叶没有意识或情感。
  • 系水珠:水珠挂在荷叶上,形容荷叶的清新和柔美。
  • 浪打萍开:浪潮拍打浮萍,形象地描绘了波动的水面和浮萍的反应。
  • 恼妾:指的是由于波浪的拍打而使“我”心中不快。
  • 萍留浪去:浮萍在波浪退去时留在水面上,表现出一种依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夫之(1619-1692),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和诗人,字而立,号仲翔,晚号湘山,出生于湖南。他致力于儒家学说的传播与发展,作品兼具哲理与美学,诗风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王夫之的盛年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背景下,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来抒发内心的情感与哲思。

诗歌鉴赏:

《竹枝词十首 其七》以清新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荷花与荷叶的美丽场景,通过自然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荷花在阳光照耀下的绽放与荷叶上水珠的清透,展现了一幅生机盎然的夏日景象。在这幅美丽的画面中,诗人似乎也映射出自己内心的渴望与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为内心的感受,波浪的拍打让浮萍与水渠之间产生了一种纠缠的情感。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浮萍的存在似乎是对波浪的依恋,同时又带有一种无奈的恼怒。整个诗篇在自然美的描绘中融入了人性的思考,既有对自然的欣赏,也对内心情感的反思。

诗中通过荷花、荷叶、浪与浮萍的相互关系,呈现出一种生动的意象联想,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外界冲击时的脆弱与坚持。这种对比和联系,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显得层次分明,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荷花有日绽金须:描绘了荷花在阳光照耀下的美丽形态,暗示着生命的活力和美好。
  2. 荷叶无心系水珠:荷叶上水珠的存在,象征着纯洁与无奈,强调了自然的柔美。
  3. 浪打萍开从恼妾:波浪的拍打引发了诗人内心的烦恼与不快。
  4. 萍留浪去恰怜渠:浮萍在波浪退去时的留恋,表现出一种依依不舍,暗示着人对环境的依赖与情感的复杂。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内心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将水珠与荷叶赋予情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自然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命与情感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情感之间的复杂关系,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的享受。

意象分析:

  • 荷花:象征美丽、纯洁与希望,反映了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荷叶:象征着无心与柔韧,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表现出一种自然的宁静。
  • 水珠: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脆弱,承载着诗人的情感。
  • 浮萍:象征着漂泊与依恋,反映了对环境的依赖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荷花有日绽金须”中的“金须”指的是什么? A. 荷花的花瓣
    B. 荷花的花蕊
    C. 荷叶的边缘
    D. 水珠的形状

  2. 填空题:诗中“浪打萍开从恼妾”表现了诗人对____的情感。

  3.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场景是冬季的景象。 (对/错)

答案

  1. B
  2. 内心的烦恼与不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夜喜雨》

诗词对比: 在王夫之的《竹枝词》和李白的《静夜思》中,尽管主题不同,但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情感。王夫之偏重于外界的影响,而李白则更多地向内心探索,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王夫之全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诗宋词元曲精华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游昭 丁酉秋归自括苍道经武林遂游西湖 吉芝楼杏花盛放 夜过南渡桥 桃花岭投旅店 自金华登陆过桃花岭 秋兴二首 其一 城西刘王故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宝刀不老 门字框的字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垂死挣扎 戈字旁的字 弓字旁的字 依法 照子 还珠守 蚕箔 士字旁的字 方字旁的字 贫女分光 费心劳力 以己养养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