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5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54:44
原文展示:
戊戌初度 其二 袁宏道 〔明代〕 禅灯滟滟雪玻璃,贝典将来戒小妻。 客里羁情笼野鸽,乡中春梦阅山鸡。 灰心竟日疏庄子,弹舌清晨诵准提。 无限长林无限羽,一枝那复计高低。
白话文翻译:
明亮的禅灯如同晶莹的雪玻璃,我带着佛经来告诫我的小妻。 在异乡的羁旅之情如同被笼罩的野鸽,而在家乡的春梦中我仿佛在观赏山鸡。 整日心灰意冷地疏远庄子,清晨则用流利的口舌诵读准提经。 在无尽的林木和羽毛中,我已不再计较高低。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江苏吴县人。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与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称“三袁”,在文学上主张“性灵说”,强调文学要表现个性和情感。袁宏道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袁宏道在其生日时所作,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佛教的信仰。诗中通过对禅灯、佛经的描写,以及对庄子思想的疏远,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禅灯、佛经、庄子等元素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的“禅灯滟滟雪玻璃”一句,以明亮的禅灯比喻诗人内心的清明,而“贝典将来戒小妻”则显示了诗人对佛教的虔诚和对家庭的关怀。后两句通过对羁旅之情和春梦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由的向往。最后两句则体现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不再计较高低,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平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佛教的信仰,以及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诗中通过对禅灯、佛经、庄子等元素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禅灯滟滟雪玻璃”比喻了什么? A. 内心的清明和宁静 B. 佛教的信仰 C. 对家乡的思念 D. 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
诗中的“贝典将来戒小妻”显示了诗人对什么的关怀? A. 佛教的信仰 B. 家庭的关怀 C. 对家乡的思念 D. 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
诗中的“灰心竟日疏庄子”体现了诗人对什么的超然态度? A. 内心的清明和宁静 B. 佛教的信仰 C. 对家乡的思念 D. 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