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43:21
原文展示:
閒居 其三
袁宏道 〔明代〕
幽房睡足簟纹红,香鸭灰寒唤小童。
弦里乱流崩谷水,瓶中微带入松风。
身心何处谋长策,鬓发而今渐老翁。
净榻如绵窗似洗,明眸皓齿话虚空。
白话文翻译:
在幽静的房间里,睡足了觉,竹席上的纹路显得红润。香炉中的灰烬已冷,唤来小童。
琴弦中流淌着乱流,仿佛山谷中的水声崩裂,瓶中的酒微微带着松林的风味。
身心在何处寻求长久之策,如今鬓发渐白,已是老翁。
洁净的床榻如绵软,窗户干净得仿佛新洗过,明亮的眼睛和洁白的牙齿在谈论虚无。
注释:
- 幽房:幽静的房间。
- 簟纹红:竹席上的纹路显得红润。
- 香鸭:指香炉。
- 灰寒:指香炉中的灰烬已冷。
- 弦里乱流崩谷水:形容琴声如山谷中的水声崩裂。
- 瓶中微带入松风:瓶中的酒微微带着松林的风味。
- 谋长策:寻求长久之策。
- 净榻如绵:洁净的床榻如绵软。
- 窗似洗:窗户干净得仿佛新洗过。
- 明眸皓齿:明亮的眼睛和洁白的牙齿。
- 话虚空:谈论虚无。
诗词背景:
袁宏道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其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生活哲理。《閒居 其三》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幽静的环境中,思考人生和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幽静的环境为背景,通过对琴声、酒香、床榻和窗户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思考人生的长久之策,感叹时光流逝,鬓发渐白。诗中的“弦里乱流崩谷水”和“瓶中微带入松风”等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意象,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时光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 首句“幽房睡足簟纹红”描绘了诗人在幽静的房间中睡足后的情景,竹席上的纹路显得红润,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 第二句“香鸭灰寒唤小童”通过香炉中的灰烬已冷,唤来小童,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日常。
- 第三句“弦里乱流崩谷水”运用比喻,将琴声比作山谷中的水声崩裂,形象生动。
- 第四句“瓶中微带入松风”通过瓶中的酒微微带着松林的风味,增添了自然的气息。
- 第五句“身心何处谋长策”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长久之策的思考,体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 第六句“鬓发而今渐老翁”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自己渐老的感慨。
- 第七句“净榻如绵窗似洗”通过对床榻和窗户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洁净、宁静的氛围。
- 第八句“明眸皓齿话虚空”通过明亮的眼睛和洁白的牙齿在谈论虚无,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存在的哲思。
意象分析:
- 幽房:幽静的房间,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簟纹红:竹席上的纹路显得红润,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 香鸭灰寒:香炉中的灰烬已冷,暗示时间的流逝。
- 弦里乱流崩谷水:琴声如山谷中的水声崩裂,形象生动。
- 瓶中微带入松风:瓶中的酒微微带着松林的风味,增添自然的气息。
- 净榻如绵:洁净的床榻如绵软,营造出舒适的环境。
- 窗似洗:窗户干净得仿佛新洗过,增添洁净的氛围。
- 明眸皓齿:明亮的眼睛和洁白的牙齿,表达对生命和存在的哲思。
互动学习:
-
诗中的“弦里乱流崩谷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
诗中的“瓶中微带入松风”表达了什么?
A. 酒的香味
B. 松林的风味
C. 自然的气息
D. 时间的流逝
答案:C
-
诗中的“鬓发而今渐老翁”表达了什么?
A. 对生命的思考
B.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C. 对自然的感悟
D. 对生活的日常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袁宏道的《閒居》系列诗作,都表现了诗人在幽静环境中的生活和思考。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宁静生活和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 袁宏道的《閒居 其三》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和思考,但袁宏道的诗更多表现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而王维的诗则更多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超脱尘世的情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