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16: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16:52
今朝正月半,万物尽更新。
衲僧无一物,何物当殷勤。
银烛高煇天上月,灯花开遍洞中春。
今天是正月十五,万物都焕然一新。
身为僧人,我无所执着,何物值得我去殷勤对待呢?
高高的银烛照亮了天上的明月,
灯花在洞中绽放着春天的气息。
此诗通过描绘正月的景象,表达了僧人对新年的感受及其内心的淡泊。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象征着团圆与新生,而“无一物”则体现了佛教思想中的空灵与无执。在佛教中,放下执念才能达到内心的宁静。
释梵琮是宋代的一位禅宗僧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融入禅理,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这首诗创作于正月,恰逢万物复苏的时节,体现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正月是中国传统节日中重要的时刻,诗人通过描绘这一节日来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偈颂九十三首》中的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正月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诗的开头以“今朝正月半,万物尽更新”引入,瞬间营造出一种新的开始和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诗人以“衲僧无一物,何物当殷勤”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物质的超脱,反映了禅宗的核心思想,即放下执念,回归本真。
后两句“银烛高煇天上月,灯花开遍洞中春”则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出节日的欢快气息,银烛的光辉与明月相映成趣,灯花的绽放更是将春的气息渗透到每一个角落。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春景画,更是诗人心灵的写照,象征着和谐与美好。
整首诗在意象运用上极为丰富,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新年春天的赞美,同时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
今朝正月半,万物尽更新。 的意思是:
衲僧无一物,何物当殷勤。 中“衲僧”指的是:
“银烛高煇天上月”中“银烛”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