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33:49
原文展示:
杨柳枝
郑文焯 〔清代〕
长条如带水萦环,难繫离愁百二关。
羡尔巢林双燕子,秋来暂客尚知还。
白话文翻译:
长长的柳条像带子一样环绕着水边,却难以系住那百般离愁。
羡慕你们在林中筑巢的双燕,秋天来临,即使是暂时的客人也知道归返。
注释:
- 长条如带:形容柳条细长柔软,如同带子。
- 水萦环:水流环绕,形容柳树生长在水边,枝条随水流飘动。
- 难繫离愁:难以系住或固定离别的忧愁。
- 百二关:比喻离愁的复杂和深重。
- 羡尔:羡慕你们。
- 巢林双燕子:在林中筑巢的双燕。
- 秋来暂客尚知还:秋天到来,即使是暂时的客人(指燕子)也知道返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文焯(约1856-1918),字伯谐,号梅庵,晚号梅道人,清代诗人、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此诗通过描绘柳条和燕子,抒发了对离愁别绪的感慨和对归乡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离乡背井,感受到离愁别绪时所作,通过柳条和燕子的形象,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归乡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柳条和燕子为意象,巧妙地表达了离愁和对归乡的向往。首句“长条如带水萦环”,通过比喻将柳条的柔软和环绕之态生动地展现出来,同时也暗示了离愁的缠绵不断。次句“难繫离愁百二关”,直接点出了离愁的难以排遣和深重。后两句通过羡慕燕子的归返,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和对离愁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比喻和描绘,展现了柳条的柔软和环绕之态,同时也暗示了离愁的缠绵不断。
- 次句直接点出了离愁的难以排遣和深重,使用了“百二关”这一比喻,增强了离愁的复杂和深重感。
- 后两句通过羡慕燕子的归返,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和对离愁的无奈,使用了“羡尔”和“尚知还”等词语,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修辞手法:
- 比喻:首句中的“长条如带”和“水萦环”都是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柳条的形态和环绕之态。
- 拟人:后两句中的“羡尔”和“尚知还”都是拟人,将燕子赋予了人的情感和行为,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离愁和对归乡的向往,通过柳条和燕子的形象,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归乡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条如带:形容柳条细长柔软,如同带子,象征着离愁的缠绵不断。
- 水萦环:水流环绕,形容柳树生长在水边,枝条随水流飘动,象征着离愁的环绕和难以排遣。
- 巢林双燕子:在林中筑巢的双燕,象征着归乡和归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长条如带”形容的是什么?
A. 柳条 B. 水流 C. 带子
- 诗中的“难繫离愁百二关”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离愁 C. 愤怒
- 诗中的“羡尔巢林双燕子”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羡慕 B. 厌恶 C. 无所谓
- 诗中的“秋来暂客尚知还”中的“暂客”指的是什么?
A. 燕子 B. 作者 C. 其他人
答案:1. A 2. B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和对归乡的渴望。
- 杜甫的《春望》: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和家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郑文焯的《杨柳枝》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首诗都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对归乡的向往和对离愁的感慨。
- 郑文焯的《杨柳枝》和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归乡的渴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选》:收录了郑文焯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特点。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