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5: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5:00
李制置庭芝第四十九
空留玉帐卫,那免白头翁。
死者长已矣,淮海生清风。
这首诗表达了对逝去的人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人遗留在华丽的帐幕之下,却无能为力,难以改变已逝的事实。那些已经去世的人再也无法复生,而在淮海之畔,清风依旧轻轻吹拂。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履善,号孟宇,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军事家。他以坚定的民族气节和豪放的诗风著称,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抗元英雄。
这首诗是在南宋灭亡的背景下创作的。文天祥作为一位忠臣,面对国家的破灭和人民的苦难,内心充满了悲痛与无奈,诗中传达了他对死者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四句表达了深邃的情感。开头“空留玉帐卫”,描绘了一种孤独的场景,暗示着权力的虚无和生命的无常。紧接着“那免白头翁”则表达了对老者命运的无奈,岁月无情,不会因人的愿望而改变。第三句“死者长已矣”是对逝去生命的哀悼,显示出诗人对于历史的沉重感受。最后一句“淮海生清风”则以自然的清风作为对比,表现出一种对比的美感,清风依旧,但人事已非,令人感到无比惆怅。整首诗在简约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作者的豪情与悲伤。
全诗通过对逝去的生命和现实无奈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沉重感受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表现出深邃的哲理思考。
李制置庭芝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文天祥
C. 李白
D. 白居易
“白头翁”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权力
B. 年老与无奈
C. 自然
D. 财富
诗中的“淮海”主要代表什么?
A. 战争
B. 自然的永恒
C. 人生的短暂
D. 逝去的人
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相比,文天祥的诗更加强调历史的沉重感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而陆游则更多地表达对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切与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