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自赞》

时间: 2025-04-26 05:23:33

诗句

三仕三已,应缘而进。

一丘一壑,倦游而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3:33

原文展示:

自赞
三仕三已,应缘而进。
一丘一壑,倦游而归。

白话文翻译:

我三度担任官职,三度辞去,都是因为机缘的使然。
在这片小山小壑之间,倦怠的游子终于选择回归。

注释:

  • 三仕三已:指三次做官,三次辞职。这里的“已”是“辞去”的意思。
  • 应缘而进:顺应机缘而出仕。
  • 一丘一壑:形容自然的景色,意指平凡的山丘和沟壑,象征诗人内心的归宿感。
  • 倦游而归:疲惫的游子最终选择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迎,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主要以作品传世。他的诗风兼具婉约和豪放,常表达个人对仕途与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李迎经历多次仕途波折后,表达了他对官场的厌倦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在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交织的背景下,诗人通过简朴的言辞抒发心中的感慨。

诗歌鉴赏:

《自赞》这首诗简练而深邃,体现了李迎对自身仕途经历的反思与感慨。诗的开头“三仕三已”,直接点明了诗人曾多次出入官场的经历,隐含着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厌倦。接下来的“应缘而进”,则表现出诗人对命运的顺应,似乎在说这些经历并非完全是自己的选择,而是缘分的安排。

而后一句“一丘一壑,倦游而归”,则通过自然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渴望。小丘和沟壑,虽然平凡,但却蕴含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满足。诗人在经历了官场的纷扰之后,最终选择回归自然,反映出一种对内心安宁的追求。

整首诗在用词上简洁而富有深意,通过对比的手法,突显了诗人对外部世界的厌倦与对内心世界的向往,使得整首诗在简练中渗透出浓厚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仕三已:直接交代诗人的经历,暗示其对官场的反思。
  • 应缘而进:强调命运的不可控性,表现出对人生际遇的无奈。
  • 一丘一壑:自然的平凡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归属。
  • 倦游而归:表现了厌倦游历生活的心情,最终选择安定。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仕”和“已”,“丘”和“壑”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通过自然意象表达内心情感,赋予诗句更深的意象。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仕途的反思与对回归自然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选择的思考与心灵的归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仕三已:象征经历与人生的无常。
  • 一丘一壑:代表自然的宁静与归属感。
  • 倦游:暗示对外部环境的疲惫与厌倦。

文化内涵:

诗中所描绘的意象不仅反映了个人情感,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对归隐生活的追求,蕴含了深厚的哲学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迎在诗中提到的“三仕三已”意味着什么?

    • A) 三次出仕三次成功
    • B) 三次做官三次辞职
    • C) 三次游历三次归来
    • D) 三次写诗三次发表
  2. “倦游而归”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A) 对官场的留恋
    • B) 对自然的向往
    • C) 对爱情的渴望
    • D)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

  1. B) 三次做官三次辞职
  2. B) 对自然的向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迎与王维的诗风对比:李迎的《自赞》关注个人命运,王维的诗则更多描绘自然景色,两者在表达心境的手法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端午食赐粽有感 谢天与改官汴臬幕东峤兄有诗次韵并寄 沈公见寄次韵奉答 答李西涯 直沽 舟中 济宁舟中 用韵寄黄提学 吊易羽士姜守一 寿柳处士用美宣地官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丶字旁的字 厢吏 颜面扫地 载波 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颉地颃空 大字旁的字 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弘誓大愿 假仁纵敌 去天尺五 兵强马壮 综合艺术 通家 邑字旁的字 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儿字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