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42: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42:36
日日移家处处邻,吴头楚尾半波臣。
罟师嚼米餐乌鬼,舟仆偷钱买白鳞。
鸦食肉能谋底事,獭衔鱼欲祭何神。
黄头见我询潮步,笑是浔阳始过人。
每天迁移家园到处都是邻居,江水从吴地流向楚地,只有一半波浪在我身边。
渔夫咀嚼着米饭和乌鸦的鬼魂,船夫偷取别人的钱财去买白色的鱼。
乌鸦吃肉能有什么阴谋,水獺衔着鱼想要祭祀什么神灵?
黄头看见我询问潮水的走向,笑着说我是在浔阳开始过的游人。
钟惺(约1550-1626),字子华,号惺斋,明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作多描绘江南水乡的景色,反映民生疾苦,情感真挚。
《江行俳体十二首》是钟惺在游历江南时创作的一组诗,表现了他对江河水乡的深厚情感。诗中描绘了渔民的生活场景,揭示了社会的种种现象,反映了当时经济和社会的复杂性。
这首诗以俳体形式呈现,具有简练而生动的特征。诗的开头通过“日日移家处处邻”表达了诗人生活的流动性,暗示江南水乡的渔民生活。接着以“吴头楚尾半波臣”展现了地理位置的变化,体现了江河的流动与人们生活的相互联系。
在描写渔民生活时,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罟师嚼米餐乌鬼”描绘出渔民的艰辛和对生计的无奈,生动地表现了水乡渔民的日常。接下来的“舟仆偷钱买白鳞”则揭示了社会的阴暗面,暗示着道德的沦丧和人性的贪婪。
“鸦食肉能谋底事,獭衔鱼欲祭何神”更是引发了人们对生存意义的深思,乌鸦与水獺的形象不仅仅是自然界的生物,更是人类社会中生存竞争的象征。最后,通过“黄头见我询潮步”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诗人在询问潮水时的轻松幽默增加了作品的生活气息。
整首诗以轻松的口吻描绘了渔民的生活,寓意深刻,层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及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体现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通过描绘水乡渔民的生活,反映了生存的艰辛、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的复杂性。诗人以轻松的口吻传递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与竞争,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诗中提到的“吴头楚尾”指代什么?
“罟师嚼米餐乌鬼”中“乌鬼”可能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