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3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36:53
桃源忆故人
王允持 〔清代〕
五更酒醒铜壶咽,一枕屏山寒怯。
枝上子规声切,叫破梨花月。
鸳鸯楼下人轻别,解散同心双结。
水面鸣筝谁拨,梦绕春江阔。
在五更天酒醒时,铜壶中酒水发出微弱的声响,床头一枕屏山,感觉到寒意袭来。
树枝上的子规啼叫声切,惊醒了梨花下的月影。
鸳鸯楼下人轻轻别离,仿佛解散了彼此的心结。
水面上传来谁在拨动的琴声,梦中回荡着春江的宽广。
王允持,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其诗风多以抒情见长,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之际,诗人通过对故人的怀念,寄托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桃源忆故人》是一首充满惆怅和思念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的开头以“五更酒醒”引入,营造出一种清晨的孤寂和酒后的迷茫,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空虚与惆怅。接着,诗人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子规鸟的啼叫声切入心扉,仿佛在呼唤着逝去的时光。梨花与明月的意象交织在一起,既有春天的美丽,又暗藏着离愁别绪。
在“鸳鸯楼下人轻别”一句中,诗人借助鸳鸯象征离别时的惆怅,突显了情感的脆弱和人际关系的无常。结尾处“水面鸣筝谁拨”,更是将思念的情感推向高潮,水面上的琴声仿佛是对故人情感的呼唤,令人浮想联翩。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厚的人文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令人动容。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人的怀念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思考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诗中的“子规”指的是哪种鸟?
a) 鹰
b) 杜鹃
c) 黄鹂
“鸳鸯楼下人轻别”中“鸳鸯”象征什么?
a) 友谊
b) 恩爱夫妻
c) 离别
诗中哪个意象暗示了诗人的孤独感?
a) 铜壶
b) 梨花
c) 水面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桃源忆故人》,感受其中的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