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紫薇》

时间: 2025-04-27 12:31:01

诗句

种自金华省,分来竹素堂。

蟠枝凝瑞露,接叶逗清光。

不向仙郎伴,还移野老傍。

三秋花烂漫,相迟一飞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31:01

原文展示:

种自金华省,分来竹素堂。
蟠枝凝瑞露,接叶逗清光。
不向仙郎伴,还移野老傍。
三秋花烂漫,相迟一飞觞。

白话文翻译:

这紫薇是从金华省种植而来的,分枝后种在竹素堂。
枝条盘曲,凝聚着瑞气的露珠,叶子轻轻摇曳,映衬着清冽的光芒。
它不跟随仙人舞伴,而是向野老的身边靠近。
三秋时节花儿盛开,正是相约一杯酒的好时光。

注释:

  • 金华省:位于中国浙江省,因盛产紫薇而著称。
  • 竹素堂:可能指该诗人或其友人的一个居所,环境幽雅。
  • 蟠枝:形容树枝盘曲的样子。
  • 瑞露:象征吉祥的露水。
  • 仙郎:指神仙或道士。
  • 野老:指隐居在山野中的老者,象征自然和宁静。
  • 三秋:指农历的秋季,象征丰收的季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潘允哲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紫薇花的赞美与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他追求自然和宁静的心境。

诗歌鉴赏:

《紫薇》一诗通过描写紫薇的生长环境、形态和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思考。诗的开头提到紫薇的来源,展现了诗人对植物生长的细致观察。接着,诗人将紫薇的枝叶与清露、光芒结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而明亮的意境,仿佛让人感受到秋日清晨的氛围。诗中的“仙郎”和“野老”二者形成对比,代表了世俗与超脱的选择。最后,诗人以“相迟一飞觞”结尾,寓意与友人共饮的欢乐时光,传达出一种人间的温暖与宁静。这首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种自金华省,分来竹素堂。”:开头交代紫薇的来源,展现了诗人对植物的关心。
    • “蟠枝凝瑞露,接叶逗清光。”:描绘紫薇的形态,表现出其生机勃勃的样子,营造出清新明亮的意境。
    • “不向仙郎伴,还移野老傍。”:表达对人世间自然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与自然相伴的宁静。
    • “三秋花烂漫,相迟一飞觞。”:结尾用酒杯的意象,暗示人与人之间的友情与欢聚。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紫薇与瑞露、清光相比,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紫薇的动作如“逗”,使其更富生机。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诗人对紫薇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人际关系珍视的情感,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

意象分析:

  • 紫薇:象征美丽与生命,代表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瑞露:象征吉祥与清新,传达出一种希望与生机。
  • 仙郎与野老:分别象征超脱与世俗生活的选择,体现出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 飞觞:象征友谊与欢聚,体现出生活中的温暖和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杜甫
    • C. 潘允哲
    • D. 白居易
  2. 紫薇的来源是哪个地方?

    • A. 浙江
    • B. 江苏
    • C. 福建
    • D. 广东
  3. 诗中提到的“野老”代表了什么?

    • A. 神仙
    • B. 隐居者
    • C. 农夫
    • D. 商人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
  • 《春望》:杜甫
  • 《山中杂诗》:王维

诗词对比

  • 《秋夕》:同样描写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秋天的萧瑟与思乡之情。
  • 《山中杂诗》:通过诗人与自然的互动,展现出一种更为宁静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喜迁莺 留别 喜迁莺 喜迁莺 其一 红梅 喜迁莺 全州迤南古松夹道,连属百余里,苍云满天,元鹤欲下,此行为不负矣 喜迁莺 立冬 喜迁莺(题郭南仲庵壁) 喜迁莺 其六 题陈其年填词图小照 喜迁莺 帘阴依梅溪体 喜迁莺 琼台长至,和梦窗冬分人别韵 喜迁莺 其二 书感,寄王病山、秦晦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岸的成语 视而不见 忧民忧国 画苑冠冕 求亲靠友 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被动吸烟 包含纷的词语有哪些 各取所长 日道 口字旁的字 米字旁的字 丨字旁的字 拾遗 包含趁的成语 但求无过 揵坏 竹字头的字 禾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