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瑞鹤仙》

时间: 2025-08-03 15:47:26

诗句

是花堪爱惜。

谢天教、花信添花颜色。

花红衬花碧。

灿朝阳花露,鲛珠频滴。

花光的白乐。

映花下、□裀百尺。

趁花时,手捻花枝,饱嗅此花消息。

常恐,一番花褪,失了花容,怎生寻觅。

花神效力。

将花貌,尽留得。

更移花并植,仙家玉圃,不许花阴过隙。

向花前,长把蕉花,为花主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3 15:47:26

原文展示

瑞鹤仙
作者:史浩

是花堪爱惜。谢天教花信添花颜色。
花红衬花碧。灿朝阳花露,鲛珠频滴。
花光的白乐。映花下裀百尺。
趁花时,手捻花枝,饱嗅此花消息。
常恐,一番花褪,失了花容,怎生寻觅。
花神效力。将花貌,尽留得。
更移花并植,仙家玉圃,不许花阴过隙。
向花前,长把蕉花,为花主席。

白话文翻译

这花是多么令人珍惜啊!感谢上天让花信添上了美丽的颜色。
红花映衬着碧绿的花瓣,朝阳下的花露,如同鲛珠般频频滴落。
花的光辉如同白乐,映照着花下的百尺长毯。
趁着花开的时节,我轻轻捏着花枝,尽情地嗅闻这花的气息。
常常担心,一旦花瓣凋落,失去了花的娇美,怎么再去寻找呢?
花神的力量,让花的容貌都得以保留。
更是移植花朵,置于仙家的玉圃,不让花影在缝隙中流失。
在花前,常常把蕉花当作花的主席。

注释

  • 谢天:感谢上天,表示对自然的感激。
  • 鲛珠:传说中的鲜美珠子,比喻花露的晶莹剔透。
  • 花神:指掌管花木的神灵,古人常认为自然界有神灵在守护。
  • 仙家玉圃:传说中的仙人居所,象征着理想的、完美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史浩,字任之,号景山,南宋时期的词人,以其婉约细腻的风格著称,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他的词风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受到后世的推崇。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文人追求“清新脱俗”风格的时期。作者通过描绘花的美丽与易逝,表达对生命短暂和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歌鉴赏

《瑞鹤仙》是一首充满了对花的热爱与珍惜之情的词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花的绚丽与生命的脆弱。开篇便以“是花堪爱惜”引入,情感直接而真挚,立刻吸引读者的注意。接着,通过“谢天教花信添花颜色”这一句,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仿佛在诉说着花的美丽是由天赋予的。

整首词以花为主线,进而引申至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常恐,一番花褪,失了花容,怎生寻觅。”这几句道出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情感深沉,令人动容。同时,诗中不断提及“花神”,暗示着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体现出一种和谐的自然观。

最后一两句提到“仙家玉圃”,将花与仙境相联系,突显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思考。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也有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使得这首词在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是花堪爱惜:直接表达对花的珍惜之情。
  2. 谢天教花信添花颜色:感激自然赋予花的美丽色彩。
  3. 花红衬花碧:描绘花的色彩对比,增强视觉效果。
  4. 灿朝阳花露,鲛珠频滴:形象生动地描绘花露的美丽。
  5. 花光的白乐:比喻花的光辉如同乐曲,传递出欢愉之感。
  6. 映花下裀百尺:展现出环境的优美,增强了诗的意境。
  7. 趁花时,手捻花枝,饱嗅此花消息:表现出珍惜当下的情感。
  8. 常恐,一番花褪,失了花容,怎生寻觅:表达对花朵凋零的惋惜。
  9. 花神效力:暗示对自然神灵的崇拜。
  10. 将花貌,尽留得:渴望保持花的美丽。
  11. 更移花并植:希望将美丽长存。
  12. 仙家玉圃,不许花阴过隙:理想中的美好世界。
  13. 向花前,长把蕉花,为花主席:将蕉花作为花的象征,表达对花的喜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花光的白乐”,将花的光辉比作乐曲,增强了意象的美感。
  • 拟人:花神的描写,使花更显生动。
  • 对仗:在结构上,诗中使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这首诗歌通过对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同时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美丽与生命的短暂。
  • 花神:代表自然的神秘与敬畏。
  • 仙家玉圃:象征理想的生活环境和美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鲛珠”比喻什么? A. 珍珠
    B. 花露
    C. 太阳
    D. 水滴

  2. 填空题:诗的开头“是花堪_____”表达了对花的珍惜之情。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花神”表示对自然的崇敬。(对/错)

答案

  1. B
  2. 爱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花间一壶酒》:同样表达对自然与美的热爱。
  • 《红楼梦》中的诗词:描绘花的美丽与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表现对花的关注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但李清照更偏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史浩则更多地融入了自然景观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概论》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祝英台近 雪蝶 祝英台近 古微见示新作,吟讽不能去口,依韵成此,不足言和也 祝英台近 瓶花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客毡寒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剪酴醿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三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祸根 窈窕冥冥 肉字旁的字 未足为道 疋字旁的字 贫友 方字旁的字 失时落势 扬眉眴目 首字旁的字 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业结尾的成语 跳皮筋 玉石俱焚 包含掇的词语有哪些 支字旁的字 两可之言 二郎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