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7: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7:07
一翦梅(叶梦锡席上)
作者: 韩元吉 〔宋代〕
竹里疏枝总是梅。
月白霜清,犹未全开。
相逢聊与著诗催。
要趁金波,满泛金杯。
多病惭非作赋才。
醉到花前,探得春回。
明年公已在鸾台。
看取春风,丹诏重来。
在竹林间,稀疏的枝条上全是梅花。
月光明亮,霜气清冷,梅花还未完全盛开。
相逢时聊作诗歌相互激励。
要趁着金色的波光,满杯美酒。
我因多病而羞愧自己不是作诗的才子。
喝醉了在花前,感受到春天的回归。
明年你已经在鸾台之上。
要看春风,丹诏再一次来到。
作者介绍:
韩元吉,宋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细腻,常以梅花为题材,象征坚韧和高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春日的聚会上,诗人与友人相聚,借酒抒怀,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春天的期盼。诗中透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展望。
《一翦梅》是一首描写春日聚会的诗,以梅花为主题,展示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思念。全诗以竹林中的梅花为背景,开篇描绘了清冷的月光与未绽的梅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到相逢时的欢愉,借酒作诗,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多病惭非作赋才”一句,流露出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感慨,虽然身体多病,却仍然渴望在花前畅饮,感受春天的气息。这种对生命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使得整首诗情感真挚,充满了生活的哲思。
最后,诗人展望未来,希望明年能在更高的舞台上再次与友人相聚,体现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以及对春天永恒不变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悠远,展示了宋代诗人的风雅与深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如“金波”)、对仗(如“月白霜清”)、借代(梅花象征高洁)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富有音乐感和画面感,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主要花卉是什么?
诗人对自身的才华持何态度?
“金波”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