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同翁子功之平江午憩涵山净慈寺》

时间: 2025-05-06 02:17:25

诗句

蘋花吹尽藕花香,日落风生水面凉。

净洗扁舟载明月,共君长啸饮湖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7:25

原文展示:

同翁子功之平江午憩涵山净慈寺
作者: 韩元吉

蘋花吹尽藕花香,
日落风生水面凉。
净洗扁舟载明月,
共君长啸饮湖光。


白话文翻译:

在风中,蘋花的香气已随水波消散,只剩下藕花的清香。夕阳西下,微风拂面,湖水显得格外凉爽。让我乘着小舟,载着明亮的月光,与君共长啸,畅饮湖中的美丽光景。


注释:

字词注释:

  1. 蘋花:指水边生长的蘋草的花,花香清新。
  2. 藕花香:指莲藕的花香,清幽而美丽。
  3. 扁舟:小舟,形状扁平的小船。
  4. 明月:明亮的月光,象征宁静和美好。
  5. 长啸:高声长鸣,表达畅快的情感。

典故解析:

  • “净洗扁舟载明月”:描绘了诗人乘舟游湖的悠闲情景,明月象征着洁净与宁静。此处可联系到古人常以月为伴的饮酒作乐场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元吉,宋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刻画情感与风景,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涵山净慈寺,诗人在平江游览之际,借景抒怀,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午后在湖边的悠闲时光。首句“蘋花吹尽藕花香”将水边的花卉景致呈现出来,表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过往美好的追忆。接下来的“日落风生水面凉”则通过日落时分的凉风,渲染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氛围,给人一种放松的感觉。

第三联“净洗扁舟载明月”,不仅描绘了诗人划着小舟在湖中悠然自得的情景,也象征着诗人心境的纯净与明亮。最后一句“共君长啸饮湖光”则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意境清幽,情感真挚,既有个人的感受,也有对自然的深刻观察,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蘋花吹尽藕花香”:描绘了水边花卉的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与花期的结束。
  2. “日落风生水面凉”:夕阳西下,微风拂面,湖水的凉意让人感到惬意。
  3. “净洗扁舟载明月”:小舟在水中摇曳,明月的倒影与舟相伴,增添了诗的意境。
  4. “共君长啸饮湖光”:与友人共饮湖水的美丽光芒,表达了无忧无虑的心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舟和月光结合,形象地表现出宁静的氛围。
  • 对仗:如“日落”与“风生”,形成对称的美感,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蘋花:象征着春天与生命的美好。
  2. 藕花:代表清新与纯洁。
  3. 明月:象征宁静与理想的追求。
  4. 扁舟:隐喻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日落风生水面凉”描绘了什么样的情境?
    A. 清晨的宁静
    B. 黄昏的凉爽
    C. 正午的炎热
    D. 夜晚的寂静

  2. 填空题: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君长啸饮__”。

  3. 判断题:本诗表达了对友谊的轻视。(对/错)

答案:

  1. B
  2. 湖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 杨洪基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诗词对比:

  • 《饮湖上初晴后雨》 - 苏轼:同样描绘湖光山色,但更多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韩元吉的诗更侧重于描写自然与友谊的悠闲时光,而苏轼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包含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及解读。
  • 《古诗词鉴赏辞典》:提供古诗词的背景、注释和解析。

以上为对《同翁子功之平江午憩涵山净慈寺》的全面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洞仙歌 题眉生二公子摩耶看雪图 洞仙歌 和陈智君 洞仙歌 荆轲入秦 洞仙歌 其二 洞仙歌 戊申上元阴雨示桢百云臣青际 洞仙歌 题乔石林舍人桃源图小照 洞仙歌 龙理侯纳姬秦淮词以赠之 洞仙歌 途次曹县 洞仙歌 寄经敷弟 洞仙歌 立冬后一日寿金平庐,平庐以光绪癸巳十月初五日生,长予九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谪的词语有哪些 渒滂 踏弩 鹵字旁的字 不露形色 无所用之 提土旁的字 又字旁的字 轰貀 翻然改进 无烦复往 走之旁的字 癶字旁的字 包含幄的词语有哪些 现款 反行两登 治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