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6:19
叶少保挽词六首
作者: 韩元吉 〔宋代〕
望实诸公右,文章百代师。
匡时存诏令,谋国见丞疑。
易识悲麟意,难追吐凤辞。
门生满天下,谁继蔡邕碑。
这首诗的意思是:仰望那些真正的贤士们,你们是文章的百代师父。为了匡正时政而留存的诏令,谋划国家大事时却让人感到疑惑。容易理解的悲哀是像麟一样的意愿,而难以追寻的则是像凤凰一样的辞章。如今我的门生遍布天下,谁能继承蔡邕的名碑呢?
韩元吉,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以其诗词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抒情见长。他的诗作多表达对时事的关注及对人才的渴望。
此诗是对叶少保的悼词,表达了对其才华和贡献的怀念。叶少保是一位有着卓越才能的人,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对他深切的怀念之情,反映出对人才的渴求和对时局的忧虑。
《叶少保挽词六首》是一首充满感慨的悼词,展现了对叶少保的极高评价和对其离世的惋惜。诗的开头,诗人以“望实诸公右”而引出对贤士的仰望,显示出对有识之士的尊重和重视,接着提到“文章百代师”,不仅表达了对叶少保才华的认可,也反映出他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
在“匡时存诏令,谋国见丞疑”中,诗人以悲悯的语气揭示出当时政治的复杂与不易,表明即便有才华的人也难以完全施展其抱负。接下来通过“易识悲麟意,难追吐凤辞”,诗人以麟和凤这两种神兽的意象,形象地描绘了悲哀与美好的极端,表达了对叶少保心志的理解和追寻。
最后一句“门生满天下,谁继蔡邕碑”则是对后继者的呼唤,蕴含着对人才匮乏的无奈与期望,同时也反映出对历史传承的深刻思考。整首诗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而著称,充分展现了韩元吉对人才的渴望与对历史的思索。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叶少保的崇敬与怀念,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与对历史的反思,同时也折射出对现状的不满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匡时存诏令”主要强调了什么?
“易识悲麟意,难追吐凤辞”是通过什么手法增强表现力的?
诗中提到的“蔡邕碑”象征着什么?
杜甫《春望》与韩元吉《叶少保挽词》都表现出对时事的关注和对人才的渴望,但杜甫更加侧重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韩元吉则更多地表达对个人才能的怀念与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