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35: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35:16
桑柘影重重,人烽往日同。
饧箫欢稚子,社酒醉村翁。
牧笛斜阳外,书声流水中。
三年前屈指,此景遍江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乡村生活画面。桑树和柘树的影子重重叠叠,往日的人们在这里聚集。小孩们在嬉闹中吹着箫,村里的老人喝着社酒,陶醉在欢乐中。牧童在斜阳下吹着笛子,读书声伴随着流水的声音在空中回荡。三年前我指着这幅景象,江东地区到处都是这样的美好风景。
陶育,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擅长描写田园风光和乡村生活。他的诗常体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社会的关怀。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农耕社会,农村生活丰富多彩,充满了生机与希望。诗人通过描绘乡村的宁静与和谐,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的日常生活,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开头两句“桑柘影重重,人烽往日同”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人们的悠闲,桑树与柘树的影子交织,给人一种温暖而亲切的感觉。接下来的“饧箫欢稚子,社酒醉村翁”则生动地刻画了小孩们的玩乐与老人们的欢聚,体现了乡村的生机与活力。
“牧笛斜阳外,书声流水中”这一句则营造了一幅优美的画面,牧童在夕阳的映照下吹笛,书声伴随流水,展现了宁静的田园氛围,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最后一句“三年前屈指,此景遍江东”则流露出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乡村风貌的变迁,令人感慨不已。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现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眷恋,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沉的思索。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怀念。通过对平凡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珍视,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思考。
“桑柘影重重”中的“桑柘”指的是哪两种树?
诗中提到的小孩在做什么?
“三年前屈指”是指什么?
答案: 1-B, 2-A, 3-A
与陶育的《昆山道中偶见乡村有未被蹂躏者》相比,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过去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但其风格更为豪放,而陶育则更注重细腻的生活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