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2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22:26
盗寇西山阻路歧。苍茫私咏杜陵诗。不堪地转天回日,正是红纷绿骇时。情感激,意栖迟。苍生群望欲何之。虬髯若有扶余业,肯负中原一局棋。
这首诗描绘了盗贼在西山阻碍了行人的路途,诗人感慨万千,心中默念着杜甫在杜陵的诗句。不能忍受日月交替,正是万物生长、五彩纷呈的时节。心中情感激动,却又无法停留。百姓的期望究竟要向何处去呢?如果有虬髯的英雄愿意继续扶持国家事业,是否愿意为中原的命运下下这盘棋呢?
作者介绍:叶恭绰(约1680-约1760),字子恺,号云庵,清代书法家、诗人。其诗风清新洒脱,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关怀,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社会不安之际。诗人以西山盗贼为引子,表达了对国家前途与百姓命运的深切关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苦难与对英雄的渴望。
《鹧鸪天》是一首充满忧虑与期望的词作,诗人通过描绘盗贼阻路的情景,引发对社会动荡的思考。前两句写盗贼的横行,令诗人心中感慨万千,回忆起杜甫在杜陵的诗句,暗示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接下来的句子则通过对春天万物复苏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一方面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另一方面却是对社会现状的深深担忧。最后,诗人以“虬髯若有扶余业”自问,表现出对英雄的渴望,希望能有人愿意承担起拯救国家的重任。整首词在悲悯中透出希望,体现了诗人对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盗贼为引子,表现了对社会动荡的忧虑和对英雄人物的渴求,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杜陵”指的是哪个著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答案:b) 杜甫
“苍生群望欲何之”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担忧?
a) 自己的生活
b) 百姓的未来
c) 自然灾害
答案:b) 百姓的未来
诗中提到的“虬髯”象征着什么?
a) 盗贼
b) 诗人
c) 英雄
答案:c) 英雄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春望》与叶恭绰《鹧鸪天》均表现了对国家动荡与社会苦难的关切。杜甫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国破家亡的对比,表达内心的忧国忧民;而叶恭绰则通过历史的反思与对英雄的渴求,展现对未来的思考。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