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6:3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6:38:36
拟看今宵璧月秋。浮云却妒素光流。天公肯放冰轮出,我辈宁辞大白浮。穿翠密,极遨游。人间那得此深幽。金波若到清尊里,下笔联篇未肯休。
今晚的明月正好映照在秋空中,浮云却仿佛因嫉妒那清亮的月光而笼罩。天公若肯让这冰轮升起,我们又何必拒绝那大白的光辉呢?在密林中穿行,尽情地遨游。人间哪里能有如此深邃的幽静?如果金色的波光能够流入我的酒杯,我便不停地挥笔写作,不愿停歇。
倪称,字君贞,号东篱,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以清丽、婉约见称,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该诗作可能是在一个秋夜,诗人欣赏月色,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美丽,借此抒发内心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
《鹧鸪天》通过描写秋夜的明月与浮云,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诗人一开始就以“今宵璧月秋”引入,营造出一种清新、明亮的氛围。浮云的出现则引出一种嫉妒的情感,似乎在暗示自然的美丽常常伴随着某种无奈。
“天公肯放冰轮出”,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渴望与期待,尤其是“我们又何必拒绝那大白的光辉”一句,更是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接下来的“穿翠密,极遨游”,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渴望,仿佛置身于林间,体味着那份宁静与幽深。
最后的两句“金波若到清尊里,下笔联篇未肯休”,则突显了诗人对于创作的热情和对生活美好的追求。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哲思,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悟。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生活深邃、幽静的追求,以及对创作的热爱。通过对秋夜月色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然的情感与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由的向往。
诗中“今宵璧月秋”意指什么?
A. 今晚的明月很明亮
B. 明月在冬天
C. 秋天的月亮不亮
“天公肯放冰轮出”中的“天公”指的是?
A. 人
B. 大自然的力量
C. 太阳
“金波若到清尊里”意味着什么?
A. 金色的波光
B. 诗人在饮酒
C. 诗人希望有灵感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