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夫差庙》

时间: 2025-05-02 13:11:45

诗句

纵敌稽山祸已胎,垂涎上国更荒哉。

不知养虎自遗患,只道求鱼无后灾。

梦见梧桐生后圃,眼看麋鹿上高台。

千龄只有忠臣恨,化作涛江雪浪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1:45

原文展示:

题夫差庙
范成大

纵敌稽山祸已胎,
垂涎上国更荒哉。
不知养虎自遗患,
只道求鱼无后灾。
梦见梧桐生后圃,
眼看麋鹿上高台。
千龄只有忠臣恨,
化作涛江雪浪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夫差庙的悲惨命运,表达了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诗中提到敌人已经在稽山孕育了祸患,国家的财富虽令敌人垂涎,但最终只会导致更大的荒凉。诗人警示人们,饲养猛虎只会留下隐患,而不应只顾眼前利益、追求短期的利益而忽视后果。梦中见到梧桐树在后园生长,眼前看到麋鹿在高台上奔跑,都是对美好景象的向往。最后,诗人感叹,千年之后,只有忠臣的遗恨化作江涛雪浪一般的激荡。

注释:

  • 纵敌:纵容敌人。
  • 稽山:指敌人隐匿的山。
  • 垂涎:羡慕或渴望。
  • 养虎:比喻扶持敌人。
  • 求鱼:追求眼前利益。
  • 后灾:后来的灾难。
  • 梦见:表达一种虚幻的想象。
  • 梧桐:象征高洁、理想。
  • 麋鹿:象征自由和美好。
  • 千龄:指长久的岁月。
  • 忠臣恨:忠臣对国家衰败的不满。

典故解析:

“养虎自遗患”出自《左传》,原意是指培养敌人终将自食其果,警醒人们看清眼前利益与后果之间的关系。诗中提到的“雪浪堆”,则形象地描绘了历史的沧桑与忠臣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希文,号石湖,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及书法家。他的诗作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出浓厚的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是范成大在游览夫差庙时所作,庙中供奉的是吴王夫差,历史上他因宠信权臣而导致国家灭亡。诗人在此借古讽今,借景抒情,反思历史教训,表达对忠臣的惋惜与对时局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夫差庙的描写,揭示了历史的悲剧与警示。诗人以简练的笔触,深刻地反映了国家的悲惨命运和忠臣的无奈。诗中“纵敌稽山祸已胎”的开篇,直指国家的危机,暗示敌人已经在暗中策划阴谋。接着提到“垂涎上国更荒哉”,表现了对国家财富的渴望,进一步加深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养虎自遗患”则警示人们,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必须考虑潜在的风险。通过“梦见梧桐生后圃,眼看麋鹿上高台”,诗人表达了对理想与自由境界的向往。这种对自然的描绘,恰恰与政治的黑暗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诗人的失落与无奈。

最后一句“千龄只有忠臣恨,化作涛江雪浪堆”,不仅是对忠臣遗恨的感慨,也象征着历史长河中的无数悲剧,令人深思。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展现了深邃的历史观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纵敌稽山祸已胎:意指敌人已在暗中酝酿祸患。
  2. 垂涎上国更荒哉:敌人对国家的财富产生了渴望,导致更大的荒凉。
  3. 不知养虎自遗患:警醒人们,饲养敌人只会留下隐患。
  4. 只道求鱼无后灾:只顾眼前利益,忽视了后果。
  5. 梦见梧桐生后圃:表达对美好理想的向往。
  6. 眼看麋鹿上高台:象征自由与美好。
  7. 千龄只有忠臣恨:对忠臣遗恨的感慨。
  8. 化作涛江雪浪堆:历史的悲剧与忠臣的无奈交织。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养虎”比喻敌人来警示人们。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形成强烈的韵律感。
  • 象征:麋鹿和梧桐象征理想与自由。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忠臣的惋惜,警示人们在追求利益时应警惕潜在的危机,体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敌人:象征外部威胁。
  • 梧桐:象征高洁、理想。
  • 麋鹿:象征自由与美好的向往。
  • 涛江雪浪:象征历史的悲剧与忠臣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纵敌稽山”的意思是什么? A. 纵容敌人
    B. 战胜敌人
    C. 忽视敌人
    D. 依赖敌人

  2. “养虎自遗患”这句诗在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A. 不要饲养老虎
    B. 短期利益往往会带来长远的危害
    C. 要善待敌人
    D. 追求利益没有后果

  3. 诗中的“千龄只有忠臣恨”表达了什么? A. 忠臣的无奈和对国家的悲痛
    B. 忠臣的成功
    C. 忠臣的快乐
    D. 忠臣的无所谓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by 杜甫
  • 《登高》 by 杜甫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望》与《题夫差庙》: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但《春望》更加强调个人的苦痛,而《题夫差庙》则更关注历史教训。
  • 《登高》:同样表达了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慨,但在艺术风格上更具抒情性。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范成大传》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题夫差庙》的内涵与艺术魅力。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天香 题瓢庐宋词集联 天香二首 其二 天香·若论修真 天香·过隙年光 天香慢 梅 天香 龙涎香 天香 探梅惠山石浪山偕浣香弟作 天香·又 天香 初冬寻梅和胡玉津 天香 其一 清和即事用景覃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牛字旁的字 一见倾心 攘袂扼腕 一宿觉 马字旁的字 闭门酣歌 唇结尾的成语 衢宇 深文峻法 克字旁的字 川字旁的字 无字旁的字 归正反本 童騣 难事 挹彼注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