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1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2:48
齐民让畔不争桑,
和气横流岁自穰。
君看三山百家聚,
更无一陇有遗蝗。
在齐国的田畔,乡民们和睦相处,不争抢桑树的利益,
和气流淌,岁月自然丰收。
你看看三山之间,百家聚集,
更没有一块田地留下蝗虫的祸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整首诗描绘了一个和谐的田园生活景象,表现了民众团结友爱、共同勤劳的精神。诗中提到的“三山百家”可视为对农村社会的理想化描绘,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乡村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宋代著名诗人,爱国主义者。其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建立和战乱,作品多反映其忧国忧民的情怀。陆游的诗风豪放,常以抒情和议论相结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杂赋》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宋朝国力渐衰,民生困苦之时。陆游身处这样的历史背景,诗中表达了对和谐社会和丰盈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
《杂赋》展现了陆游对理想田园生活的描绘,诗中通过描写齐国百姓的和睦相处与丰收的景象,反映出诗人对社会和谐的渴望。诗的开头“齐民让畔不争桑”直接指出了民众之间的和谐与互助,体现出一种理想的社会风尚。接下来的“和气横流岁自穰”,则进一步强调了和气的重要性,暗示着这种和睦能够带来丰收的好年景。
“君看三山百家聚”一联,通过对三山之间百家聚集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热闹而祥和的乡村景象,令人感受到浓厚的人情味;而“更无一陇有遗蝗”,则巧妙地用蝗虫作为隐喻,暗示着在这样和谐的环境中,灾害的威胁被消除,生活得以安稳。
整首诗既有对现实的美好向往,也透露出诗人对民众生活的关注与期盼。其语言简练而生动,意象鲜明,富有哲理,展现了陆游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的深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团结友爱的赞美,同时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杂赋》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陆游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齐民让畔”是什么意思?
A. 争抢土地
B. 互相谦让
C. 互相攻击
D. 离开家乡
“更无一陇有遗蝗”中“遗蝗”指的是什么?
A. 丰收
B. 灾害
C. 朋友
D. 乡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陆游的《杂赋》相比,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动荡中的生活,但更多地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反映出当时国家的动荡与民生的困苦。两者在风格上有较大差异,但都展示了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