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清平乐·秋词》

时间: 2025-05-07 08:33:12

诗句

清淮浊汴。

更在江西岸。

红旆到时黄叶乱。

霜入梁王故苑。

秋原何处携壶。

停骖访古踟蹰。

双庙遗风尚在,漆园傲吏应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3:12

原文展示:

清平乐·秋词
作者: 苏轼 〔宋代〕

清淮浊汴。更在江西岸。
红旆到时黄叶乱。霜入梁王故苑。
秋原何处携壶。停骖访古踟蹰。
双庙遗风尚在,漆园傲吏应无。


白话文翻译:

清澈的淮水与浑浊的汴水相交,更在江西的岸边。
红色的旗帜在时节变换中,黄叶纷飞乱舞。霜降入了梁王的故苑。
秋天的原野,何处携带酒壶?停马在路上,寻访那古老的遗迹,踟蹰不前。
双庙的遗风仍在,漆园里傲视官吏的应无。


注释:

字词注释:

  • 清淮浊汴:指清澈的淮水和浑浊的汴水,表现水质差异。
  • 红旆:红色的旗帜,象征节日或军队。
  • 霜入:霜降临,暗示秋冬的到来。
  • 梁王:指梁王的故地,历史典故。
  • 携壶:带着酒壶,寓意游玩饮酒。
  • 停骖:停下马车,表示停留。
  • 蹉跎:徘徊犹豫。
  • 双庙:指双庙遗址。
  • 漆园:指古代的园林,象征优雅之地。

典故解析:

  • 梁王:历史上梁王指的是梁朝的统治者,故苑代表曾经的繁华与权力的象征。
  • 双庙:可能指的是与古代帝王或名士相关的庙宇,体现了对历史的怀念与敬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以豪放、洒脱著称,风格多样,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清平乐·秋词》创作于秋季,表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怀以及对历史、古迹的追忆,反映了他在政治失意后的闲适心境。


诗歌鉴赏:

《清平乐·秋词》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词作,苏轼以清淮、浊汴的对比开篇,勾勒出一幅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画面。诗中写到“红旆到时黄叶乱”,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更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叶子随着风飘落,象征着过去的事物逐渐消逝,令人感叹。

“霜入梁王故苑”一句,透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梁王的故苑曾经辉煌,如今只剩下霜寒的孤寂。诗人以古代王侯的遗迹,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接下来的“秋原何处携壶”,则转向了个人的心境。诗人似乎在思考,在这秋原上何处可以停下脚步,品酒赏景,寻觅古迹。这里的“携壶”不仅是对游玩的向往,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出一种闲适与淡然。

最后的“双庙遗风尚在,漆园傲吏应无”则是对历史遗存的肯定,诗人以双庙的遗风生动地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重,同时也隐含了对现实社会的讽刺与不满。

整首词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思索与对人生的感悟,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清淮浊汴:清晰的淮水与混浊的汴水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两种不同的境遇与心境。
  • 更在江西岸:强调位置,可能暗指诗人身处某个特定的地点,心中有思念。
  • 红旆到时黄叶乱: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色彩鲜明,生动形象。
  • 霜入梁王故苑:历史的厚重感,体现了对过往的怀念。
  • 秋原何处携壶:表达游玩的欲望与对自然的向往。
  • 停骖访古踟蹰:犹豫不决,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思考。
  • 双庙遗风尚在:对历史的尊重与怀念,暗示文化的延续。
  • 漆园傲吏应无:对现实官吏的讽刺,表达了对清高、独立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比:清淮与浊汴的对比,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 拟人:将霜与历史遗迹拟人化,赋予情感。
  • 对仗:整首词使用了对仗工整的手法,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与个人心境的反思,体现出一种对过往的感慨和对现实的不满,流露出诗人独特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淮:象征清明、纯洁的心境。
  • 浊汴:象征生活中的混乱与世俗。
  • 红旆:象征热情与生命力。
  • 黄叶:象征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 :象征寒冷与孤独。
  • :象征生活的闲适与享受。
  • 双庙:象征历史与文化的延续。
  • 漆园:象征优雅与高洁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清淮”和“浊汴”分别象征什么? A. 清明与混乱
    B. 春天与秋天
    C. 富贵与贫穷

  2. “霜入梁王故苑”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怀旧与孤寂
    C. 激昂

  3. “携壶”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旅行
    B. 追忆与闲适
    C. 富裕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对自然与历史的感悟。
  • 杜甫《春望》:对时光与历史的反思。

诗词对比:

  • 苏轼《水调歌头》与《清平乐·秋词》同样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但前者更为豪放,后者则显得愈加内敛与细腻。

解读:
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水调歌头》豪情万丈,而《清平乐·秋词》则在细腻的描绘中流露出深沉的思索与对历史的感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全集》
  • 《宋代文学研究》
  • 《古典诗词入门》

以上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苏轼及其作品的背景与艺术风格。

相关查询

黑帝 其二 黑帝 其一 黄帝 其三 黄帝 其二 黄帝 其一 青帝 其三 青帝 其二 青帝 其一 迎神 其七 迎神 其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酉字旁的字 拘幽操 项背相望 无所不谈 疋字旁的字 天方夜谭 包含混的成语 竭尽全力 小字头的字 闭口结舌 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香字旁的字 切切在心 包含枸的词语有哪些 致之度外 典册高文 又字旁的字 慨乎言之 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