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千秋岁·次韵少游》

时间: 2025-05-02 20:35:46

诗句

岛边天外, 未老身先退。

珠泪溅, 丹衷碎。

声摇苍玉佩、色重黄金带。

一万里,斜阳正与长安对。

道远谁云会,罪大天能盖。

君命重,臣节在。

新恩犹可觊,旧学终能难改。

吾已矣,乘桴且恁浮于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35:46

千秋岁·次韵少游

作者: 苏轼 〔宋代〕

原文展示:

岛边天外,未老身先退。
珠泪溅,丹衷碎。
声摇苍玉佩色重黄金带。
一万里,斜阳正与长安对。
道远谁云会,罪大天能盖。
君命重,臣节在。
新恩犹可觊,旧学终能难改。
吾已矣,乘桴且恁浮于海。

白话文翻译:

在岛边天际,虽然未老,却已感到身心的衰退。
珠泪洒落,内心的真情也随之破碎。
声音摇曳着,苍玉的佩饰和沉重的黄金腰带。
一万里遥远的地方,斜阳正好与长安相对。
路途遥远,谁能说能再相聚,巨大的罪孽是否能被天所掩盖。
君主的命令是重的,而臣子的节操在于此。
新的恩惠依然可望,但旧的学问终究难以改变。
我已经没希望了,只能随波逐流,漂浮在海上。

注释:

  • 珠泪:指眼泪,象征悲伤和失落。
  • 丹衷:丹心,真心,表示内心情感。
  • 苍玉佩:古代佩饰,象征地位与身份。
  • 君命重:指君主的命令重要。
  • 臣节在:指臣子的道德和操守。

典故解析:

  • 斜阳与长安:斜阳代表时间的流逝,长安象征着繁华与理想。
  • 乘桴泛海: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表达人生的无常和漂泊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其诗文兼备,风格豪放,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晚年,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中透露出对旧日荣华的追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千秋岁·次韵少游》是一首蕴含深情的词作,反映了苏轼在晚年对人生与命运的思索。开篇以“岛边天外”引入,展现出一种孤独的境地,仿佛置身于人世间的荒凉中,虽然身体尚未衰老,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却已悄然来袭。词中“珠泪溅,丹衷碎”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流露出对过往情感的无奈和惋惜。

“声摇苍玉佩色重黄金带”,通过对佩饰的描绘,象征着身份与地位的重负。苏轼以“斜阳正与长安对”描绘出时间的流逝,长安作为繁华的象征,似乎与苏轼所处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增添了词的悲凉气氛。

此词中“道远谁云会”表达了对未来相聚无望的无奈,接着提及“君命重,臣节在”,强调了君主与臣子的关系,进一步反映出苏轼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深刻理解与反思。最后以“吾已矣,乘桴且恁浮于海”收尾,展现了一种无可奈何的释然,表达了对人生浮沉的淡然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岛边天外:描绘了一幅孤寂的自然景象,暗示内心的孤独。
  2. 未老身先退:虽然身体尚未衰老,但内心的意志已感到疲惫。
  3. 珠泪溅,丹衷碎:情感的破碎,象征失落和悲伤。
  4. 声摇苍玉佩色重黄金带:通过物象揭示内心的重负与身份的压力。
  5. 一万里,斜阳正与长安对:表达对过去的怀念与时间流逝的感慨。
  6. 道远谁云会,罪大天能盖: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过往罪孽的反思。
  7. 君命重,臣节在:强调了忠诚与责任感。
  8. 新恩犹可觊,旧学终能难改:对新旧事物的对比,体现出对传统的坚守。
  9. 吾已矣,乘桴且恁浮于海:对人生无常的接受和释然。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乘桴且恁浮于海”,比喻人生的漂泊。
  • 对仗:如“君命重,臣节在”,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象征:如“斜阳”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生命与时间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苏轼在诗中表现出对旧知识的坚守和对新事物的渴望,反映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最终达到了对人生的释然与接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孤独与隔绝。
  • 珠泪:代表悲伤与情感的脆弱。
  • 斜阳: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苍玉佩与黄金带:象征身份与地位的重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珠泪”象征什么? A. 快乐
    B. 悲伤
    C. 财富

  2. “一万里,斜阳正与长安对”表达了什么?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过往的怀念
    C. 对权力的渴望

  3. 诗中“君命重,臣节在”强调了什么? A. 忠诚与责任感
    B. 财富与地位
    C. 友谊与爱情

答案:

  1. B. 悲伤
  2. B. 对过往的怀念
  3. A. 忠诚与责任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是苏轼的作品,表达对家国情怀的思考。
  • 《红楼梦》中的诗词:在情感和命运的描写上有相似之处。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但更加豪放,体现出不同的风格。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在对时间与情感的处理上,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眉妩/百宜娇 眉妩 题唤梦词集图悼梦碧翁用碧山新月韵 眉妩 眉妩 梅花洲小泊寄赵桐孙张玉珊杭州 眉妩 个侬 艳情 个侬 次廖群玉韵 个侬 西子捧心图 西子妆 寿半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矢字旁的字 邑土 煤烟子 托之空言 初伏 囊箧萧条 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糸字旁的字 包含日的成语 森郁 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韭字旁的字 白水盟心 唔哩 移天换日 見字旁的字 包含刚的词语有哪些 龟鹤遐龄 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