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登上天竺阁》

时间: 2025-05-01 13:58:23

诗句

欹阁倚危巅,疏钟破暝烟。

涧回遥带合,峰抱翠涛连。

无复容尘地,刚余看月天。

想应风雨夜,枯坐更通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8:23

原文展示:

登上天竺阁
作者: 姜龙 〔明代〕

欹阁倚危巅,疏钟破暝烟。
涧回遥带合,峰抱翠涛连。
无复容尘地,刚余看月天。
想应风雨夜,枯坐更通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天竺阁时的所见所感。阁楼倾斜在险峻的山顶,远处隐约传来的钟声似乎穿透了暮色中的烟雾。山涧蜿蜒而去,远景与近处的山峰相连,翠绿的波涛环绕其间。这里再也没有尘世的喧嚣,只有我在静静地仰望夜空中的明月。想来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坐在这里更能体悟到深邃的道理。


注释:

字词注释:

  1. 欹阁:倾斜的阁楼。
  2. 危巅:高耸的山顶。
  3. 疏钟:稀疏的钟声。
  4. 破暝烟:穿透暮色的烟雾。
  5. 涧回:山涧的回环。
  6. 峰抱翠涛:山峰环绕着翠绿的波涛。
  7. 容尘地:容纳尘埃的地方,指喧嚣的世俗。
  8. 刚余:只剩下的。
  9. 通玄:通达深奥的道理。

典故解析:

该诗并未引用特定的典故,但“月天”与古代文人常常在月夜时思考哲理的情境相呼应,表现了诗人与自然对话的主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龙,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歌见长,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登上天竺阁时,可能是一次旅行或登高望远的经历。此时社会环境动荡,诗人通过写景抒情,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哲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天竺阁为背景,描绘了高处的景色与诗人的情感。首句“欹阁倚危巅”即设定了一个高耸且略显不稳的环境,给人一种险峻而又奇特的视觉感受。接下来的“疏钟破暝烟”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氛围,钟声在静谧的暮色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在呼应着诗人的内心世界。

景色的描写通过“涧回遥带合,峰抱翠涛连”展现出山水的层次感,远处的山涧与近处的山峰交融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这种自然景象不仅仅是外在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的映射,象征着他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

最后两句“无复容尘地,刚余看月天”更是将诗意推向高潮,诗人置身于无尘的境地,仰望着明月,内心的宁静与思考得以升华。结尾的“想应风雨夜,枯坐更通玄”则暗示着在风雨交加的夜晚,诗人更能在孤独中体悟人生的真谛,这种深刻的哲理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探索。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欹阁倚危巅:描述阁楼的倾斜及其位置的危险,营造出一种高耸的感觉。
  2. 疏钟破暝烟:钟声在夜幕中传来,暗示着一种孤寂与宁静。
  3. 涧回遥带合:描绘山涧的曲折,景物间的连接,表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4. 峰抱翠涛连:山峰与水波的相依相连,象征生机与灵动。
  5. 无复容尘地:表达了远离尘世喧嚣的状态。
  6. 刚余看月天:此时诗人仰望月亮,内心陶醉于这份宁静。
  7. 想应风雨夜:联想到恶劣天气下的孤独。
  8. 枯坐更通玄:暗示在静坐中能够领悟更深的道理。

修辞手法:

  • 比喻:无复容尘地,象征着内心的宁静。
  • 拟人:钟声似乎在与诗人对话,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涧回遥带合,峰抱翠涛连”,工整且富有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在高处独处时的哲理感悟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诗人的追求与理想。
  2. :代表时光的流逝与内心的反思。
  3. :象征自然的灵动与变化。
  4. :象征高远与追求的目标。
  5. :象征孤独与深邃的哲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姜龙
    • C. 杜甫
  2. “欹阁倚危巅”中的“欹”字意思是什么?

    • A. 直立
    • B. 倾斜
    • C. 高大
  3.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包括哪些元素?

    • A. 山、涧、月
    • B. 河、树、云
    • C. 沙、石、海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登高》 - 杜甫
  2.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描绘登高所见,但更着重于人生感慨。
  • 《夜泊牛渚怀古》:通过夜晚的景象抒发对历史的思考,与姜龙的诗在情感深度上有相通之处。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人姜龙研究》
  2. 《古诗词鉴赏入门》
  3.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 其二 与吴瑶如郡守金昌亭对酌 水调歌头 其一 野园即景 水调歌头 其二 水调歌头 用崔子由韵 水调歌头 茅仲良初度席上赋 水调歌头 观《仙女们》舞曲 水调歌头 游北山同亭彦赋,赠草堂主人 水调歌头·南极寿星现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九月十一日邀蜕盦登麓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努唇胀嘴 现货交易 母字旁的字 善导 包含绠的词语有哪些 海底捞月 包含脸的成语 余怒 瓦字旁的字 弥旬 囊里盛锥 自寻死路 题名道姓 首字旁的字 卜字旁的字 祸隙 三点水的字 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