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37: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7:01
寄题武夷橘林小隐
作者: 包恢 〔宋代〕
武夷山下出清泉,
观象宜知果行缘。
小隐藏修人似玉,
大书题品笔如椽。
峰高屹立天成柱,
溪静光浮月满船。
个是我心真境界,
元非六六彼中天。
在武夷山脚下流出清澈的泉水,
看那天象就应当明白果实的生长缘由。
隐居的小人修养如同美玉,
大字书写的题词笔法如同大椽子。
高耸的山峰屹立如天柱,
宁静的溪水映照着满船的月光。
这正是我心中的真实境界,
并非那六六(指六朝)中的虚幻天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包恢,宋代诗人,以山水诗和隐逸思想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可能是在包恢隐居于武夷山时所作,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感悟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描绘了武夷山的自然景色,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及对内心真境的追求。首联以清泉引入,生动地描绘了武夷山的自然美,泉水的清澈不仅是对景色的描写,更暗含了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源泉。接下来的两联,诗人通过对隐者和书法的描写,表达了对修身养性的追求以及对文化的尊重。尤其是“小隐藏修人似玉,大书题品笔如椽”一句,展现了隐者的品质如玉般美好,书法的气势如椽子般雄浑,暗示了文化与人品的结合。
后四联则转向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峰高如柱,溪水映月,形象生动,给人以宁静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最后两句以“个是我心真境界,元非六六彼中天”收尾,表达了诗人对内心真实境界的追求,强调这种境界并非外界的虚幻,而是一种深刻的内在体验。
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真理的探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真实境界的追求,强调了人应当与自然和谐共处,寻求内在的平和与满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清泉”象征什么?
A. 浑浊的水
B. 生命的源泉
C. 生命的终结
D. 人的欲望
“小隐藏修人似玉”意指什么?
A. 隐者的品质高尚
B. 隐者过得很苦
C. 隐者十分富有
D. 隐者没有朋友
六六彼中天指代:
A. 自然的真实境界
B. 六朝时期的繁华
C. 诗人的内心世界
D. 诗歌的虚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