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13: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13:49
海邦太守常时有,海上诗翁间世奇。
自赋归来石屏去,不烦绳削草堂知。
高情岂为时情改,浩气难随血气移。
句老律精何酷似,昔题蜀相孔明祠。
海边的太守常常有,海上的诗人间或显奇才。
我从石屏归来,写下这首诗,不必用绳子削减草堂的知名度。
高尚的情操岂会因世俗的情感而改变,浩然的气节难以随血气而迁移。
句老的律诗作品何其相似,犹如昔日我在蜀汉相孔明祠所写的诗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包恢,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诗作展现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社会政治的关注。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包恢与友人戴石屏之间的诗歌交流中,表明了诗人对高尚情操的坚持以及对时世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海边太守与海上诗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及对诗歌的热爱。诗的开头以“海邦太守常时有,海上诗翁间世奇”引出主题,表达了对身边优秀人物的赞美。同时,诗人自赋归来,表明其创作的自信与独立思考的能力。诗中“高情岂为时情改,浩气难随血气移”两句,强调了高尚情操不受世俗影响的坚定立场,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在诗的结尾,诗人提到“昔题蜀相孔明祠”,将自身的创作与历史伟人的光辉相联系,反映出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敬重。整首诗以清新流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不懈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高尚情操的坚守和对历史伟人的敬仰,反映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海邦太守”指的是什么?
A. 地方官员
B. 诗人
C. 农民
诗中“浩气难随血气移”表达了什么思想?
A. 随波逐流
B. 坚守理想
C. 追求财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包恢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均展现了对理想与情操的追求,但包恢更侧重于内心的坚守与历史的缅怀,而王之涣则表现出豪放与壮丽的景象。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