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戴石屏见寄韵二首》

时间: 2025-05-02 22:13:49

诗句

海邦太守常时有,海上诗翁间世奇。

自赋归来石屏去,不烦绳削草堂知。

高情岂为时情改,浩气难随血气移。

句老律精何酷似,昔题蜀相孔明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13:49

原文展示

海邦太守常时有,海上诗翁间世奇。
自赋归来石屏去,不烦绳削草堂知。
高情岂为时情改,浩气难随血气移。
句老律精何酷似,昔题蜀相孔明祠。

白话文翻译

海边的太守常常有,海上的诗人间或显奇才。
我从石屏归来,写下这首诗,不必用绳子削减草堂的知名度。
高尚的情操岂会因世俗的情感而改变,浩然的气节难以随血气而迁移。
句老的律诗作品何其相似,犹如昔日我在蜀汉相孔明祠所写的诗句。

注释

字词注释:

  • 海邦:指海边的地区。
  • 太守:古代地方官员,负责治政。
  • 诗翁:指有才华的诗人。
  • 石屏:地名,可能指某种文化重地。
  • 绳削:用绳子来削减,形容限制或约束。
  • 草堂:古代文人或隐士的居所。
  • 高情:高尚的情感。
  • 浩气:指崇高的气节或气概。
  • 句老:指古代诗人,可能是指王勃等。
  • 蜀相:指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

典故解析:

  • 蜀相孔明祠:即诸葛亮祠堂,象征着对伟大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敬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包恢,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诗作展现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社会政治的关注。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包恢与友人戴石屏之间的诗歌交流中,表明了诗人对高尚情操的坚持以及对时世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海边太守与海上诗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及对诗歌的热爱。诗的开头以“海邦太守常时有,海上诗翁间世奇”引出主题,表达了对身边优秀人物的赞美。同时,诗人自赋归来,表明其创作的自信与独立思考的能力。诗中“高情岂为时情改,浩气难随血气移”两句,强调了高尚情操不受世俗影响的坚定立场,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在诗的结尾,诗人提到“昔题蜀相孔明祠”,将自身的创作与历史伟人的光辉相联系,反映出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敬重。整首诗以清新流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不懈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海邦太守常时有:海边的地方总有治理的官员。
  2. 海上诗翁间世奇:海边的诗人偶尔会出现奇才。
  3. 自赋归来石屏去:我从石屏归来,亲自赋诗。
  4. 不烦绳削草堂知:不需要用绳子来削减草堂的声名。
  5. 高情岂为时情改:高尚的情操怎么能随世俗而改变。
  6. 浩气难随血气移:崇高的气节难以被个人情感所动摇。
  7. 句老律精何酷似:古代诗人的作品何等相似。
  8. 昔题蜀相孔明祠:曾经在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题过诗。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例如“高情岂为时情改,浩气难随血气移”。
  • 比喻:用“绳削”形象地表达约束的含义,暗示对世俗的反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高尚情操的坚守和对历史伟人的敬仰,反映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邦:象征广阔与自由。
  • 太守:代表权力与治理。
  • 诗翁:象征文化与艺术的传承。
  • 草堂:隐喻文人雅士的栖息地。
  • 浩气:象征崇高的精神气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海邦太守”指的是什么? A. 地方官员
    B. 诗人
    C. 农民

  2. 诗中“浩气难随血气移”表达了什么思想? A. 随波逐流
    B. 坚守理想
    C. 追求财富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对比包恢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均展现了对理想与情操的追求,但包恢更侧重于内心的坚守与历史的缅怀,而王之涣则表现出豪放与壮丽的景象。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
  • 《诗词解析与鉴赏》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风入松 会稽 风入松 帐中 风入松·次韵答一山丈 风入松 次箫赋《水龙吟》题余词集,语多溢美,赋此所以报也 风入松 敬题梅叟师墨画观世音佛像 风入松(远山横) 风入松 宿昌平农场望楼,用赵彦端体 风入松 风入松·文殊院饭后,住院中 风入松 瓶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瓦字旁的字 横闹 金榜题名 毒手尊前 包含酸的成语 气夯胸脯 母字旁的字 骁隽 隋和 瑟瑟缩缩 包含杏的词语有哪些 欠字旁的字 包含屯的成语 蓬心蒿目 高雅闲谈 舟字旁的字 聘选 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