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58: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58:18
懒临妆架索朱绵,上得高台失宝钿。
内屋深屏多画杏,有谁独喜画双莲。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懒散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诗人不愿意打扮自己,想要在妆台前寻找红绸,但一旦到了高台上,却失去了心爱之物。内室的深屏上满是画着杏花的图案,却没有人特别喜欢那幅双莲的画。
徐照,字子恭,号沧洲,宋代诗人,以清新俊逸的诗风而著称。徐照的诗作往往蕴含着世俗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这首诗写于宋代,那个时代的文人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美感,徐照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表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淡然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宫词二首》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懒散和对美的追求。诗开头“懒临妆架索朱绵”,表达了一种不愿意打扮的懒惰状态,仿佛在暗示着一种对生活的消极态度,而“上得高台失宝钿”则表现了人在追求美好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失落。这种失落不仅是对物质的失去,更是一种精神上的空虚。
接下来的“内屋深屏多画杏”,描绘了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室内环境,杏花的画作象征着春天和生机。最后一句“有谁独喜画双莲”,则引发读者思考,尽管周围有许多美丽的事物,真正让人心动的却是那幅双莲的画作。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和渴望,仿佛在诉说着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与珍惜。
整首诗通过简单而富有诗意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生活的无奈,又有对美的向往,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与生活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人对自己打扮的态度是怎样的?
A. 非常积极
B. 有些懒惰
C. 完全不在乎
诗中提到的“宝钿”象征着什么?
A. 物质财富
B. 心灵的追求
C. 失落与孤独
“内屋深屏多画杏”中的“杏”象征着什么?
A. 秋天
B. 春天的美好
C. 寒冬的凋零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徐照的《宫词二首》更侧重于对生活细节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出对情感的细腻思考。虽然两者都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但表达的方式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