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方池独步》

时间: 2025-05-04 12:02:26

诗句

度柳穿莎一径通,曲堤初咏舞雩风。

我来似与春期约,南陌东畦到处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2:26

原文展示:

度柳穿莎一径通,曲堤初咏舞雩风。我来似与春期约,南陌东畦到处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春日的美好时光里漫步于自然的场景。沿着柳树和芦苇的路,曲折的小堤上初次吟唱着春风的舞姿。我来这里仿佛和春天有了约定,南边的田埂和东边的菜畦到处都是红花盛开的景象。

注释:

  • 度柳:穿过柳树。
  • 穿莎:指穿过芦苇。
  • 一径通:一路畅通。
  • 曲堤:弯曲的小堤。
  • 舞雩风:雩(yú)是古代祭风神的仪式,此处指春风轻拂的情景。
  • 春期约:与春天的约定,寓意春天的到来。
  • 南陌、东畦:南边的田埂,东边的菜畦。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提到的“雩”与古代祭祀自然的仪式有关,显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是宋代的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作品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诗作产生于春天,可能是在李弥逊游览某地时的感受,反映了他对春天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情。

诗歌鉴赏:

《方池独步》展现了作者漫步于春天的自然美景中的愉悦心情。首联“度柳穿莎一径通”,描绘了作者穿过柳树和芦苇的情景,生动形象。柳和莎都是春天的象征,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接着“曲堤初咏舞雩风”,通过“曲堤”与“舞雩风”的结合,展示了春风轻拂下的柔美意境,仿佛是春风在为大自然唱歌,充满了生动的气息。

下联“我来似与春期约,南陌东畦到处红”,表达了作者与春天的亲密关系,似乎是事先约定好要在春天相聚。南边的田埂和东边的菜畦开满了红花,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美丽场景,给人以希望和温暖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自然描写,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是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令人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度柳穿莎一径通:描绘了一条小路穿过柳树和芦苇,给人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
  • 曲堤初咏舞雩风:表现了在这个曲折的小堤上,初次吟唱春风带来的愉悦心情。
  • 我来似与春期约:表达了诗人与春天之间的默契,仿佛早有约定。
  • 南陌东畦到处红:通过南边的田埂和东边的菜畦的红花,展现了春天的繁花似锦,色彩斑斓。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一个约定的对象,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拟人:将春风拟人化,赋予其舞动的形象,增添了生动的气息。
  • 对仗:上下联的结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在春天时光中感受到的愉悦心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柔美。
  • :代表水边的植物,增添了自然的气息。
  • 曲堤:象征着生活的曲折与美丽。
  • 舞雩风:春风的形象,寓意生动与活力。
  • 红花:春天的象征,代表着希望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李弥逊
    C. 杜甫

  2. “度柳穿莎一径通”中“度”的意思是? A. 渡过
    B. 穿过
    C. 到达

  3. 诗中提到的“舞雩风”指的是什么? A. 舞蹈
    B. 春风
    C. 雨水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在杜甫的《春望》中,诗人同样表现了对春天的感慨,但更多的是对战乱带来的忧虑。与李弥逊的《方池独步》相比,杜甫的作品情感更加沉重,而李弥逊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愉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诗词赏析大全》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同元明过洪福寺戏题 次韵子瞻送穆父二绝 司马文正公挽词四首 其一 薛乐道自南阳来入都留宿会饮作诗饯行 鼓笛慢(黔守曹伯达供备生日) 雪後登南禅茅亭简张仲谋二首 次韵奉答存道主簿 送酒与周法曹用前韵 和李才甫先辈快阁五首 陪师厚游百花洲盘礴范文正祠下道羊昙哭谢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穷捕 断雨残云 良工巧匠 牛字旁的字 包含双的成语 霞绷 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兰薰桂馥 火字旁的字 举隅 掩样法 行字旁的字 宏义 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乐而忘忧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癶字旁的字 夸大其辞 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